本报讯 轮胎塌瘪、前后无牌照、甚至“缺胳膊少腿”,在不少居民小区及城市次干道两侧,总有几辆落满灰尘、废弃已久、无人过问的废旧车辆,阻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挤占公共停车资源和消防通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日前,松江区中山街道开展“僵尸车”清理整治工作,共计清理整治“僵尸车”38辆。
停放“僵尸车”的地方,大都位于城乡接合部零星小区和次干道、人行道上,不少车辆上面堆满杂物,长期停在路边,严重影响交通安全。集中整治前,中山街道联动指挥分中心指导各居民区通过小区电子屏、宣传栏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还通过发放告知书、提示单等形式,督促车主自行整改。今年3月17日上午9点半,在中山街道迎宾路上,联合整治执法队准备强行拖走一辆“僵尸车”。此前,大联动执法队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告知周围店铺店主和居民,并于前一天再次告知,车主仍不为所动。当天,该“僵尸车”前后分别停放了两辆车,堵住了该车进出搬移。执法交警查看后,通过公安交通信息平台,查找阻挡车辆车主,想电话通知其配合移车。不料,两辆车的车主就是周边一车辆维修店的店主,而该“僵尸车”也是这名店主所有,并且被用作“仓库”。执法民警当场批评教育,督促其配合移车,把“僵尸车”顺利拖走。
为了开展好整治行动,中山街道联动指挥分中心前期就通过社区网格化管理网进行了全面排摸,最终根据网格巡查、居民举报等线索,排摸出辖区内的38辆“僵尸车”信息。整治中,网格长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北门居民区网格长陆佳宜在荣都公寓内和北门商业广场处发现了3辆无法找到车主的“僵尸车”,他给这3辆车贴上了“温馨提示”,告知车主,车辆的长期停放给周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等。因为多次走访周边居民,陆佳宜从居民处得知了2辆“僵尸车”车主电话,他多次打电话联系车主,最终车主自行将该车移走。而位于荣都公寓内的“僵尸车”车主,对“僵尸车”整治则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最后,网格长陆佳宜与居委会干部、片警一同上门做思想工作,车主最终同意移走。
早在今年年初,中山街道联动指挥分中心就联系区交警支队,咨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共同商议制定整治方案,对明确有车主的车辆,及时宣传、劝导;对无主和无人认领车辆,指导网格工作站在车身醒目处张贴《整改通知书》,限期自行拖走;对限期不整改的,则开展集中整治。3月中旬前,已有20辆报废车、残旧车被车主拖走妥善处理。3月27日、31日两天,针对屡劝不改的18辆“僵尸车”,分中心联合区交警支队一中队、三中队和大联动执法队组成联合执法整治队伍,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整治也触动了部分顽固车主的“神经”,在整治过程中,又有10辆“僵尸车”被车主“悄悄”拖走。集中整治的两天时间里,共强制牵引“僵尸车”8辆。位于莱顿小区15号楼前一辆小型面包车已经停放一年多,公安部门无法查实该车车辆信息,也予拖走。
执法过程中,不少路人和居民纷纷对整治行动交口称赞,有的居民为了支持执法,还主动将自己的私家车“挪位”,方便牵引车进出。
据悉,接下来,中山街道大联动指挥分中心还将继续查漏补缺、加强巡查、及时处置、避免“僵尸车”反弹,营造文明、干净、有序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