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正值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纪念日,在浦东曹路镇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热闹非凡,居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共同见证、祝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在浦东新区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自去年年末以来,历经3个多月的试运行和逐步完善,于今年4月18日“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5周年”之际正式向公众开放。
标准化多元配置
据介绍,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浦东新区政府主办,为新区曹路地区未来近20万人口的“金海华城”大型居住区居民群众服务的区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该中心建筑总面积约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内部功能按照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要求,并考虑本地区文化需求,力显标准化、多元化。设有多厅电影院、剧场、图书馆、报告厅、排练厅、展厅、文艺培训、网络信息、体育健身、少儿活动以及休闲娱乐、文化服务等丰富功能,向大居居民就近提供文化艺术观赏、学习进修及休闲娱乐等公益文化服务。
社会化专业运营
目前,浦东新区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新区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委托社区民非机构对公共文化设施实施运营管理的一个试点项目,以此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早在2014年,浦东新区政府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最终,首批获得“上海市社区文化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合格主体”资格的“浦东上上文化服务中心”成功中标。金海文化艺术中心“公办民营”的改革模式已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长效性管理机制
在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上,今年2月份,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组建了金海文化艺术中心理事会,形成了以理事会决策领导、社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各方代表参与监管、第三方评估监督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体制的全新模式。在行业管理上,还将该文化中心业务工作纳入浦东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区群艺馆)和浦东图书馆的总分馆体系,东方艺术中心则对其行使资产监管职能。而文化中心本身由竞标成功的服务中心开展日常运营管理。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该民非机构法定代表人周建义被聘任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试运营广受好评
去年12月28日金海文化中心开始试运营。大规模、高规格的文化设施让广大市民群众惊喜不已,开放当日接待达3000人次。该中心功能设施的优势及效益也很快得到显现,本地区数十支群众文艺团队的日常活动都在此得到了有序的组织和管理,每天前来活动的人流不断。其中,图书报刊和电子阅览、各类演出、公益电影、亲子幼教、体育健身等活动已成热点,演艺观影每场座无虚席,文化中心真正成为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家园和乐园。在今年4月18日开放日期间,本中心管理团队已安排了一系列以“梦之巢·圆梦园”为主题的丰富多彩活动,届时呈现给群众的又将是一连串的文化盛宴。
新探索作出示范
作为首家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文化场馆,该中心在运营管理方式上努力创新工作机制,从一开始显现出了其特有的做法:其一,问需于民,通过组织召开调研会议、发放近5000份问卷调查等方式,征集百姓文化需求。其二,机制建设,针对该中心的设施与功能,建立了一整套的业务管理规范和运营管理制度,以达到对文化中心的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其三,资源整合,广泛、充分地调动、整合、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建立了本地区社区文化协作共建和社区文化联谊会等工作机制,形成本地区最广泛的文化互联互助和共建共享的服务平台。其四,社会共治,通过建立社区群众文化代表协商会、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等,探索、试行公共文化“百姓自治”的管理与服务新样式。
可喜的是,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时而生的,作为浦东新区首个“公办民营”的公共文化场馆,将以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改革新路子,并将努力成为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浦东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