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康晓芳
临港地区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之一,位于上海市东南角,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位于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经济战略发展带交汇处。临港定位于建成面向世界、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临港形成了新能源装备、自主品牌汽车整车与零部件、民用航空设备等六大产业集群,城市功能逐步完善。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在临港地区建立特别机制和实行特殊政策的意见》,为临港开发建设奠定了制度政策保障。当前,临港已经从原有的基础建设期转入功能塑造的全新阶段,着力集聚人气,提升功能,强化配套,把握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力争成为引领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据了解,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于2009年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在“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上海市临港管委会分别与欧洲发展机构协会(EURADA)、中国欧盟商会(EUCCC)、欧中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示范中心(EUSUP)共同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共同推进临港建设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因此,此次在临港举办2015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也是落实临港建设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在国际化的平台上推进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
本次论坛主题为“创新与实践”,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发展,以及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倡议》和《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集中展开讨论,分享中外城镇发展经验,推动新型城镇化务实创新。17日的分论坛上,举办了中拉城镇化国际合作研讨会、中英智慧城市合作研讨会、长江经济带城市发展研讨会、中欧城镇化国际合作研讨会、东亚城市发展合作研讨会、新型城镇化与交通服务创新研讨会、新型城镇化与多规融合研讨会、自贸区与新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投资说明会九个分论坛。17日晚还召开了临港夜话,中外专家齐聚一堂聚焦临港发展,为临港发展建言献策。
在论坛上,国家有关部委和专家演讲,围绕新型城镇化与“三个一亿人”、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与投融资制度创新、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与“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与工业4.0七个开放性对话;18日还将举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国城市政策评估报告》研讨会暨发布会、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座谈会、中国城镇化媒体人沙龙等多个专题活动。
“分享中外城镇发展经验,推动新型城镇化务实创新”,“2015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在临港的成功举办,是落实临港建设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在国际化的平台上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临港全面发展的风向标、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