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笑话,但现实生活中确有此现象。有些人神通广大,不仅在位时可随意封官许愿,身陷囹圄后仍可发力,照样“呼风唤雨”,其背后一方面是权钱交易在作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
“想让谁当官谁就能当”,足见其官位不小,霸气十足。但前提当然是,想当官的人不能空着手要官,而且是你出什么价,就“卖”你个什么官。本来,权力是人民给的,用这个权力理应为老百姓办事。而如今,一些官员全然忘了这一点,把手中的权力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作为对下属施以恩赐和捞取不义之财的工具。再说吧,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手里有权,自然要通过权钱交易来实现我的经济利益。于是,他们就把官位当做商品卖。此外,我们的体制机制也有问题。虽然我们也有一些培养、考察、选拔干部的规则,但往往是流于形式的多,而“潜规则”要比正规则管用。有些不可思议的事,通过“潜规则”都办成了。
“想让谁‘进来’谁就‘进来’”,说的是要么不抓,要抓的话可以随抓抓。此话虽然有点“雷人”,但囹圄之外的贪官数量的确不少,甚至可以说大大超过“进去”的,只是由于运气的成分,才使他们不但“漏网”,还振振有词地在台上继续上廉政教育课。因此,当事人倘要再拉几个贪官下马,倒也不全是在痴人说梦。如今,不少腐败案由纪检监察部门查出的不多,靠“拔出萝卜带出泥”和“狗咬狗”而东窗事发的不少。事实上,不少“进去”的与在位的,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受贿和行贿的关系,或者是同一个“圈子里”的,有些事都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所以,相互间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只是外面的人侥幸躲过一劫。只要“里面”的人不做声,外面的人就继续可以高枕无忧,而要封住“里面”人的口,外面的人自然就要满足“里面”人的请托。所以,只要外面的人有软肋被“里面”的人捏着,那么,“里面”的人照样可以发力。
人“进去”后仍可遥控发力,说明虽然一个贪官被擒,但贪腐的利益链尚未断,滋生贪腐的毒瘤还未被铲除;说明公权力为私人请托服务的路径仍未被堵死,小到往一个单位塞一个人,大到升官晋级、工程发包,都可凭一张纸条、一个招呼“搞定”,足见我们的体制机制存有多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