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去拉萨的路上
早晨,离开八一镇时正下着雨,雨不大却凉爽宜人。西去的318国道一侧依然是清澈如练的尼洋河。
雨过天晴,我们逆水前行。上午10时就到了嘎定沟天佛瀑布景区。还没等进入大门,轰隆的瀑布声便远远传来。循声前去,走一段羊肠山路,过一道浓阴密林,穿一条悬空瀑布,登一块突兀巨石,放眼四周则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山水风景。尤其欣慰的是整个景区很少有人为的刻意雕琢,保持的却是生态的原始和自然的野性。而这正是嘎定沟世外桃源般的生命和魅力所在。
如是嘎定沟以原始的野性为本,那么位于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北侧的巴松错景区便是原始野性与秀美柔性的完美融合。这里的“错”,藏语为湖。巴松错,即“绿色的水”。
从318国道岔口的巴河镇向北沿着巴河峡谷一路可见起伏跌宕卵石累累的冲积褶皱。可以想象,远古的巴河一定是宽阔而汹涌,这才有了如今雄奇的峡谷落差。而途中所见的老虎嘴水电站则利用了这一落差,让雪山之水澎湃而下为藏胞们带来了幸福和光明。
12时许,走进景区扑入眼帘的显然是一块镶嵌在高山峡谷里的美丽翡翠。“绿色的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高山,湖中央的扎西小岛像是翡翠上恰到好处的自然点缀,一种特有的柔美和含蓄又让人遐想绵绵。据说,巴松错是红教(即宁玛派)的著名神湖。每到藏历的4月15日,虔诚的信徒和藏民们都会举行转湖活动。岛上的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的吐蕃赞普时期,至今仍保留着唐朝的遗风。寺的两边还摆着用巨木雕刻的男女生殖器崇拜的古老图腾,那种逼真与夸张分明意味着阴阳的和谐与平衡。寺内的香火更是旺盛,闪亮的酥油灯使殿内的释迦牟尼和莲花生光彩照人。而佛祖的光彩,使得湖面海拔3500多米的巴松错如此的神圣秀美,并永远闪烁着翡翠般的光芒。
带着佛祖的光彩,我们在巴河镇午餐后,怀着兴奋向海拔5020米的米拉山口进发。而越向西行,山路愈崎岖颠簸,山体也愈加的险峻荒芜。不过,从地理上看该山口既是至拉萨的必经之地,也是尼洋河与巴河等水系的源头和植被变化的重要分界线。其中,山口以东为尼洋河,多为林木植被;以西为拉萨河,多为牧草植被。对著名的拉萨河,藏胞称“吉曲”,意为“幸福水”,主源头在念青唐古拉山和米拉山,经墨竹工卡、达孜、堆龙等地于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其美丽的河谷风景同尼洋河一样著称于世。
我们到达山口时太阳正旺,湛蓝的天好像触手可及,即便戴着防护眼镜也仍有刺目的感觉。山风强劲而寒冷,但岩崖上猎猎作响的五彩经幡却靓丽无比,仿佛在鼓励着我们继续西行……
下午6时许,我们途经松赞干布的故乡甲玛赤康,虔诚地晋谒了这位在七世纪统一西藏,建立吐蕃王朝的藏王故居和出生地纪念碑后,终于发现清澈湍急的拉萨河经达孜县时逐渐平缓,河床也渐渐地宽宏而葱茏。所有的景致好像都在欢迎着我们:“有佛的地方”——拉萨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