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选载·文化建设]
  本书抓住了关系合作社发展的重点人物,体现了依法指导的鲜明特色,系统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做法(选载三)

  合作社文化是指合作社组织的核心理念以及体现核新理念的意识、伦理、精神等元素的总合,它是合作社制度存在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合作社精神是现代意识与合作社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第四步:把专家和有关组织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组织精神或组织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炼出来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词,重新改编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文学创作,写出集中反映核心词的组织自己的故事。假如提炼出“拼搏”一词,“拼搏”就用一个故事来诠释。当然,可能还有“创新”、“团结”,等等,每一个词,都用一个甚至几个故事进行诠释。

  当然,组织文化建设还要从未来出发进行设计。对行业进行分析,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找到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进一步回答:要想缩短差距,实现目标,组织必须具备什么精神,应该用什么理念指导自己?按照这种要求,设计出面向未来的文化理念。把从历史中提炼的文化理念和从未来出发设计的理念结合,进行加工整理,就形成组织的核心理念。

  (3)组织文化的强化与培训。首先,对全体员工进行组织文化培训。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培训讲故事者。可以是组织领导、故事的当事人,也可以是宣传者或者专家。但是,不管是谁,必须按照事先的策划讲,要把故事中想表达的理念讲深刻、讲生动,使每一个员工都记住、理解,并主动向新员工讲解这些理念和故事。这样,故事流传起来了,企业文化、理念、精神就活了。

  其次,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在提炼和设计出组织文化并进行宣传培训之后,有一部分人能够直接认同并接受下来,并用理念做指导,做出具体的行动。这就是组织的骨干。这时,组织把这部分骨干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并认同理念。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组织积累的文化典型逐渐增多,员工对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更重要的是,各部门为了寻找出更加合适的案例,会主动按照理念的要求处理遇到的具体事件,用组织的核心理念指导自己的各项工作,从而使组织文化理念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把组织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为一体。(未完待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社会民生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6版: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设施农用地审批难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举办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训班
[选载·文化建设]
东方城乡报解读B05[选载·文化建设] 2014-08-21 2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