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质鲫鱼养殖技术要点
  鲫鱼肉嫩味美,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丰富,既是餐桌上的佳肴,也是传统的药用保健食品,对医治营养性水肿、脾胃虚寒和妇女产后体虚、催乳有较好功效。同时鲫鱼还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病害少的良好养殖特性。实践表明,优质鲫鱼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购买时分辨鱼种优劣

  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主要鲫鱼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征,正确分辨鱼种的优劣,避免上当受骗。

  设计好鱼种放养密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用池塘培育鲫鱼鱼种,每亩放养鲫鱼0.8万~1.2万尾,可以达到养成规格50~60克的目的。进行鲫鱼成鱼养殖时,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时,每亩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最为理想,养成商品鱼规格可达到350~400克。

  确定搭配品种

  培育大规格鲫鱼品种不要搭配草鱼和鲤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的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而且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鱼塘,鱼种经驯化后才能够降低饲料成本,增加效益。培育鱼种阶段的鲫鱼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密度大,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则驯化时间长且上浮抢食的百分率低。在密度已确定不能改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促进鱼生长。搭配鲢、鳙鱼种应在主养鲫鱼不上浮抢食习惯形成之后投放。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饲料粒径和投饲率

  鲫鱼饲料粒径的选择标准应就小不就大。一般鲫鱼规格在10克/尾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0毫米;10~30克/尾时选1毫米;30~75克/尾时选1.5毫米;75~100克/尾时选2毫米;150~300克/尾时选2.4毫米;300克/尾以上时选3.2毫米。鱼的摄食能力受鱼的规格及池塘水温的直接影响,故投饲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而不应该一成不变。

  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强,但近年来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则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该病重症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漫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黏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

  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原体待机孳生;二是投入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克/立方米;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

  治疗: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认后可一次性全池泼洒0.5克/立方米90%晶体敌百虫,0.2克/立方米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米用6~10毫升。

  水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社会民生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6版: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水培绿萝如何养?
[热线答疑]
优质鲫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生多吃六种瓜 健康消暑一整夏
东方城乡报上海三农服务热线B02优质鲫鱼养殖技术要点 2014-08-21 2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