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党建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贤海湾镇中港居委有个“百姓坊”
议大事小事解百姓难事
  □通讯员 张启睿

  本报讯 今年4月21日是奉贤区海湾镇中港居委“百姓坊”的第5个生日。5年前,“百姓坊”还是一些老人们论事谈事的小圈子,居民们认可的是这个圈子中的老人们:“老苏、老周、老陆……”碰到困难要解决想到的是这些老人。在5年后的今天,“百姓坊”成了居民心中的“桥梁”和平台,居民有事要反映给政府找“百姓坊”,政府有政策要宣传找“百姓坊”。

  海湾镇中港居委有299个楼道、16个居民块区、56个居民小组,实际居住人数5000余人。2004年,在中港居民区二、三村交界处的公共三角绿地上,十几名老人喝着茶看着报纸,从家事聊到国事,从居委近来工作的重点聊到居民们生活中碰到的难点,这就是“百姓坊”的雏形——读报小组。2011年,时任中港居委书记的顾红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经过协调,读报小组被更名为中港“百姓坊”,每周五一早,中港的居民们在此“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75岁的苏林海老人是“百姓坊”创史人之一。老人介绍说,现在的百姓坊不光有本地居民,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属参加,“有的人买菜回来还会带着小孩子一起来听听,议论议论居民区的大小事。”不久前,上海市出台了新的敬老卡政策,不少居民找到老苏表示想要了解一下相关情况。老苏马上找到权威资料讲解给前来听课的居民们。

  在说到“百姓坊”的故事时,老苏比较激动。“从前我们是关起门来谈自家事,现在政府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百姓坊’,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老人说,中港居委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农家会所,然而老人们仍然有着操办红白事的习俗。“碰到喜事还好说,很多饭店能解决,但是很多饭店不愿意操办白事,居民们意见很大。”今年,海湾镇主动找到“百姓坊”了解相关情况,并正式把“为居民们添个农家会所”列为了今年的政府实事工程。

  中港居委副主任曹洪明说:“今年,我们居委成立了自治家园理事会,按照家园自治的理念开展活动,居委会也会参与指导。”像很多居民自治组织一样,“百姓坊”也曾有过没有年轻人参与的尴尬。而如今,“百姓坊”有了一位80后生力军:姚俊。姚俊是中港居委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在他负责“百姓坊”活动内容和文化演出的安排。“我还记得第一次参与‘百姓坊’的活动,老人们找到了我,想把活动时间提前半个小时,这是老人们的实际需求,我马上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跟老人们接触了两年,现在我看到材料的第一反应就是拿到‘百姓坊’,让老师们给居民们讲一下。”

  5年来,“百姓坊”组织了224次活动、参与人数近2万人,现在已经变成居民和政府联系的一座桥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居民认可,正如苏林海老人说的:“心里装着居民,真心帮助居民,以真心换信任,居民们就一定会拍手叫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现代种业
   第B08版:国际农业
亲情结对惠民生 创新服务树形象
奉贤启动对口支援干部选派工作
“美丽方松”创建工作启动
用活用好新媒体 社会治理更顺畅
奉贤造血干细胞志愿者7288名入库13名成功捐献
金山张堰社区组织服刑人员开展公益劳动
松江“泖田书香”系列读书活动启动
议大事小事解百姓难事
东方城乡报党建之窗A05议大事小事解百姓难事 2016-05-17 2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