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市场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深加工应对外贸疲软
  中国是全球农产品贸易大国,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出口出现波动。中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为706.8亿美元,同比减少1.8%。

  在这一背景下,从初加工的惨烈市场竞争中脱身,进入技术门槛更高、产品品质稳定性要求更强的深精加工领域,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主动选择。

  山东双陵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干枣和初加工的枣片、枣零食出口,但初加工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限制了公司业绩增长。从2014年开始,这家企业主动转向农产品深精加工领域,当年就投入超过1亿元建成了酵素工厂,专门生产大枣制成的浓缩酵素等精加工产品。

  “深加工产品只占公司出口额的10%,却贡献了超过30%的出口利润。”江苏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厂负责人曹梦辉说,目前企业的出口产品涵盖了保鲜蒜头、脱水蒜片和罐头大蒜等初、深加工产品,下一步将立足大蒜开发更多种类的深加工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深加工产品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附加值和利润率较高。在当前国际农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转型对许多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实现。

  于建成是山东威海一家小型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负责人,他的公司主营草莓制作的初级农产品出口,本想转向利润更高的深加工领域,但昂贵的设备投入让他只能作罢。“我想把草莓加工成酱,但深加工设备最便宜的也得几十万,现在根本负担不起。”他说。

  由于当前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较低,像于建成这样因资金、规模限制而转型受挫的企业主不在少数。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有7.8万家,占比不足20%,布局分散、规模不足等问题突出。

  此外,中国深加工行业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整体上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以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最大省份山东为例,该省的果蔬产量虽然居全国首位,但主要以鲜食为主,加工所占份额很小,其中果品加工率仅为17%,蔬菜加工率为5%,这与发达国家40%—70%的果蔬加工率相比差距很大。

  对此,观察人士建议,农产品深加工出口企业应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还应加强基础研究与科研开发,重视试验基地建设,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水准。

  孙晓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现代种业
   第B08版:国际农业
“出户入园”能否破解奶业发展难?
中国云南农产品推介会在莫斯科举行
江西成供港肉蔬主要省份
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建成绿色生态廊道
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深加工应对外贸疲软
新西兰水果商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东方城乡报市场资讯B05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深加工应对外贸疲软 2016-05-17 2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