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市场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户入园”能否破解奶业发展难?
  青海是我国西部重要乳品生产地区之一。2014年年底,青海省农牧部门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奶牛“出户入园”政策,鼓励养殖户将奶牛集中到小区养殖、托养到奶牛所养殖、入股到规模养殖场养殖,有序引导奶牛养殖户逐步退出市场。这项新政策实行一年多来,有何成效?

  ●实效:壮大实力便于管理

  说起奶牛“出户入园”政策的好处,西宁市大通县海园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海青深有体会:“去年,合作社入园了奶牛155头,每头奶牛除了能享受省上的3000元补贴外,市里还额外增加了1100元,这可是帮了合作社的大忙。”凭借“出户入园”政策,海园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了不小的变化,不仅养殖规模扩大了不少,而且还建起了现代化的挤奶车间。

  大通县锦农奶牛繁育场也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场长尤宜说,场里不仅入园了103头奶牛,还通过县政府统一招标的形式,和青海好朋友乳业达成了协议,每天供应生鲜乳1.5吨。

  据了解,按照政策最初的设计,“出户入园”就是要消除中间环节,既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让农户获利。同时,鼓励奶农把自家的奶牛牵到一起集中养殖,企业集中收购原奶。原奶的收购权将进行招投标,收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议价,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的青海省奶业协会定期对原奶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并公布,解决奶牛卖难问题。

  2015年底,青海省奶牛能繁母牛存栏14.84万头,而规模养殖场的奶牛存栏数却只占了相对较小的比例。在青海省出台的《关于促进奶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利用6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为主体,奶牛养殖大户为补充的奶牛发展模式。到2020年,存栏奶牛5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比重达到60%。一年多来,已有3000头奶牛通过“出户入园”政策进入了规模养殖场。但是,这离设定的目标还很远。

  不过,这项政策实行还是取得了实效:对于规模较小的奶牛养殖场来说,规模扩大的同时,实力也壮大了;对于入托、入股的农户来说,每年都会得到稳定的收入,再不会因为奶价的波动而担心受怕;对于农牧部门来说,管理规模养殖场要比管理奶牛散养农户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牛奶的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问题:政策好却难以持续

  在几个奶牛养殖大县中,有的也在反映,为什么2015年实施的奶牛“出户入园”项目,到今年就没有了。据调查,奶牛“出户入园”政策之所以难以持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财力有限,一时难以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二是部分农户预期过高,入园条件苛刻,与养殖场难以达成一致;三是规模养殖场与乳企难合作。

  “奶牛‘出户入园’长期效果究竟怎么样,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能盲目批量推进。”青海省农牧厅总畜牧师、畜牧处处长王会林说,除此之外,奶牛养殖农户提出的很多要求,不但政府难满足,与养殖场也很难达成一致。

  海东市互助县华风生态良种奶牛繁育场场长马立胜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说:“场里当时也想采取入托的形式,但是与农户的价格谈不拢。农户要求一头牛一年入托费1万元,这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据调查,农户与养殖场的分歧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奶牛生产成本计算的不同。农户在计算生产成本时,人工费用、一部分饲料费用、水电费用等都未计入其中,算下来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大概在1.6元-2元;而规模养殖场,除了计算这些费用外,还有运输、设备损耗、非泌乳奶牛消耗等,成本自然会提高,平均下来,每公斤牛奶的生产成本在3.7元左右。

  ●与乳企的合作难在何处?

  海东市民和县忠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则采取的是全部入托的形式。合作社理事长马忠杰表示:“要是买断,合作社又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因为农户入托合作社的奶牛入托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马忠杰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饲料价格、用工费用等,生产每公斤牛奶的成本在3.7元。按照这个成本计算,每个月合作社亏损6万元。而当地乳企的收购价每公斤只有1.8元,要是交给乳企,会赔得更多。

  尤宜安说,到今年7-9月,牛奶产量每天将达到3吨,意味着还有1.5吨要寻找销路。而在与其他乳企寻求合作的过程中,由于收购价格太低,都未能达成合作。

  ●对策:积极引导多方出力

  据观察,参与奶牛“出户入园”的养殖合作社,既是政策的受益者,但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面对并不景气的奶牛市场,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将来会与农户发生的种种不愉快。

  在牛奶市场仍然低迷之际,来源于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毕竟有限,奶牛规模养殖场要怎么生存下去?自力更生,寻求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市场。

  马立胜说:“虽然前几年牛奶价格并不怎么好,但是自己的合作社效益还算比较稳定,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马立胜所谓的销售渠道,其实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鲜奶吧。目前,华风生态良种奶牛繁育场已在西宁市和互助县城建立了3个鲜奶吧,主要以酸奶为主,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目前养殖场每天产出的鲜奶全部供应给了鲜奶吧,根本不用愁销路。

  马忠杰则说:“现在,每天的鲜奶产量在2吨左右。其中,1.8吨自主销售,而剩余的400斤,只能交给乳企。还想再熬一熬,希望明年这个时候牛奶的价格能涨一涨。”虽说要再熬一熬,但是马忠杰也正在积极地谋划着另一件事,那就是准备开发自己的酸奶产品。

  目前,农户分散养殖奶牛比重很大,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奶牛“出户入园”政策目前看,的确解决了奶业发展中的不少难题。不过,仅仅依靠这一条腿走路很难将实际问题彻底解决。有专家建议,农牧部门要统筹考虑,优化布局,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同时,鼓励发展适合企业经营的现代奶牛养殖业,支持企业与养殖户、农民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互利共赢。

  郜晋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观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社会民生
   第A07版:科教文卫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农村改革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现代种业
   第B08版:国际农业
“出户入园”能否破解奶业发展难?
中国云南农产品推介会在莫斯科举行
江西成供港肉蔬主要省份
南水北调干渠沿线建成绿色生态廊道
中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深加工应对外贸疲软
新西兰水果商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东方城乡报市场资讯B05“出户入园”能否破解奶业发展难? 2016-05-17 2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