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社区·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科技提升管理能力 应急处置服务民生~~~
科技提升管理能力 应急处置服务民生~~~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提升管理能力 应急处置服务民生
浦东航头镇应急指挥中心回应百姓所“急”
  【视点】在上海市科协所主办的一次科普文艺汇演中,由浦东航头镇文化服务中心精心编排的小品《养鸡风波》获得二等奖,这是一则根据发生在该镇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的作品:小区内有人搭建棚子养鸡养鸭,严重影响小区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接到举报后,应急指挥中心牵头,联合城管、派出所、居委会、小区物业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对小区饲养户进行整治。在整个整治过程中,应急中心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显得尤为关键。

  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自2013年10月开始运行以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在区科委和网格办的技术指导下,应急指挥中心工作运行良好,充分的城市管理功能得以发挥,快速的应急处置能力已初步显现。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份至今年6月份,应急指挥中心受理市长信箱、镇长信箱、环境热线、市民各类电话投诉及求助等事项共1344件,办结率达90%以上。

  公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提高城市管理科技含量,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功能,维护城市安全运行,一直是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当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时,政府如何快速有效处置。面对多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群众生活工作所遇的难事、烦心事向谁反映,群众往往一筹莫展。2012年7月,航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按照区政法委《关于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大联勤大联动工作的意见》的工作要求,立项建设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经镇党委、镇人大、镇政府反复多次研究讨论,将此项目列入2013年航头镇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在区政法委、区网格中心、区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高起点高标准扎实推进。土建、装修等基础工程于2012年12月中旬全面动工兴建。经过11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2013年10月1日,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进入试运行阶段。经8个月探索实践,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达到了街镇网格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标准,逐步构建起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实体运行的社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和应急指挥体系。

  根据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两大运行模块。其中包括:

  信息化城市管理指挥模块:通过PDA设备进行问题的分类、问题的定位、问题描述的语音录制、现场照片的拍摄,并将上述数字化信息通过软件,利用无线网络进行上报。中心将相关事项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对其监督处理,从而实现精准、敏捷、高效、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视频监控指挥模块:运用多媒体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多种先进手段,全面提升辖区城市管理能力、社会治安管理以及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市民公共服务呼叫模块: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基础上,设立“58222999”航头镇市民服务热线,将各类分散的服务资源,各种服务内容集于一体,通过协调辖区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做好涉及服务、咨询、城市管理等方面事项的处置工作,满足群众不同的求助方式,拓宽服务渠道。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模块:作为全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在发生突发事件或应急事件时,利用覆盖辖区各单位、各部门的科技化、信息化网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该项目以建立网格化的责任制为基础,以提高信息化科技含量为支撑,建立完善联动运行机制,实现城市常态管理和应急常备长效的有机结合,逐步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新机制,不断提升航头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能力,维护城市安全运行。

  公式

  坚持责任明确化。建立起由镇长为组长,镇政法书记担任副组长,派出所、办公室、稳定办、党群办等相关职能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展开。

  坚持运作实体化。整合公共资源和管理力量下沉,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组织架构,负责辖区日常事务的统一受理、统一派遣、监督考核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在区网格办指导下,将辖区划分为15个网格,组建起15支应急分队,包括镇区中心分队、大居分队和13支村级分队,共计180人,构筑一张全时段、全覆盖的城市管理运行动态信息监控网络,和结合多队联动的垂直指挥体系,实现第一时间发现、快速处置。

  坚持设置标准化。在区网格中心、区科委的指导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统一软件、硬件设施配置标准,一是指挥中心场所包括120.4平方米的指挥大厅、63.3平方米的情报分析室、36平方米的机房、128.5平方米的办公场所、120平方米的综合会议室;二是指挥中心基础支撑系统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由12块46英寸LCD屏幕组成,两侧屏幕由各30块20英寸LCD组成。

  坚持管理规范化。一是根据规范管理、常态长效的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流程,制订《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应急指挥手册》、《航头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制度汇编》、《航头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航头镇应急联动工作暂行规定》等方案制度;二是编辑《航头镇市民服务热线动态》抄送至每个处置成员单位,客观点评该镇市民热线服务工作情况,公正直观跟踪每一件市民来电事项处理进展,逐渐成为该镇城市管理工作的风向标;三是组建起市民寻访团巡查、网络信息员队伍,多角度延伸拓宽城市管理信息的采集渠道;四是组建督查队伍,推动队伍健康发展,切实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执行力,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落实。

  公式

  大联勤大联动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各应急分队网格化巡查管控、治安联防队交叉巡逻,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的立体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网络;建立指挥中心与各城市综合管理及应急处置成员单位的信息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综治、信访、司法及辖区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城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发现、调处、预防、化解的有效衔接,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大联勤大联动工作机制呈现其实效性。

  民生服务进一步提升。通过指挥中心综合协调机制,促进了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建设。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共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548件,按时办结率100%;受理航头镇“58222999”市民热线760件,处置735件。比如,有市民反映装玻璃制品的货车打翻货物,有玻璃制品摔落破碎,撒落路面,导致过往车辆和行人出行不便,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鹤沙路688弄昱星家园小区9号楼14楼突然管道井电表起火等事件,通过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相关部门的处理及时解决了此类问题。 

  应急管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通过指挥中心的建设,促进航头镇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应急求援处置队伍常备长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沈春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乡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初恋情感
   第A05版:公告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社会民生
   第A08版:健康养生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公告
   第B07版:公告
   第B08版:公告
浦东航头镇应急指挥中心回应百姓所“急”
申·社区
东方城乡报社区·视点B03浦东航头镇应急指挥中心回应百姓所“急” 2014-08-01 2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