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个试点县的学校传来好消息
第一个发言的教育部财务司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处处长周为一开始便为大家带来了好消息:国家正在进行的“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进展非常顺利,699个试点县的所有学校现已全部开设了学生营养餐。
她用数字进一步证实说,全国学生营养办有个每月进度报表,是由各县直接报上来的。今年秋季开学之前,699个试点学生营养餐的县,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当时报表的时间是8月15日,“我相信到了10月份,学校覆盖率应该是百分之百。”
让孩子吃上热呼呼的“正餐”是件正事儿
“营养改善计划”所覆盖的学校基本属于西部贫困地区,那里交通不便,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主要生活空间基本在学校,因而让孩子至少吃上一顿像样的正餐,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全国学生营养办副主任、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介绍“营养改善计划”时说,目前全国农村地区学校基本上有三个供餐模式:学校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或个人托餐。据统计,53%的试点学校采用了学校食堂供餐。在先行一步的宁夏,选择食堂供餐的学校占到了91.4%,企业供餐和农户托餐的学校各占4.3%。
来自试点学校的经验表明:实施以学校为平台的统一供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便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又可以相对控制和保障食品安全,可以说是最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供餐方式。
齐心协力解决“有米无锅”难题
“营养改善计划”可以说是一个最能团结社会各界、实现多赢的社会公益项目。它的开放性,吸引了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乃至个人,共同为改善农村学校厨房的建设出力。
周为处长在介绍“政府推进农村学校厨房建设”进程情况时说,目前政府按3年300个亿的专项计划安排落实,争取到2013年实现所有的农村学校都有一个食堂的目标。国家以往实施的一系列关于农村学校的建设项目,其中都包括食堂建设的资金。虽然她认为,民间流传甚广的“有米无锅”的说法“不够准确和全面”,但她也承认,将农村学校食堂建设好还需要一个过程。 谢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