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田养鱼 稳粮增收
  眼下,正是南方晚稻区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当不少地区的农民为喷药忙得不亦乐乎时,浙江省青山县方山乡龙现村却难觅害虫踪影。

  在一层层梯田之间,山泉水潺潺流过,绿油油的晚稻田里“藏着”一条条稻田红鲤鱼,它们配合杀虫灯,成为各种稻田害虫的克星。

  刚回到龙现村的华侨金岳品说,通过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田鱼每亩产量由原来30公斤增长到50公斤,水稻每亩产量增长到400公斤。而且,由于采用了无公害的养殖和种植方法,每年每亩稻田的收入非常可观。近几年,像他这样回国返乡当农民的华侨越来越多。

  浙江省德清县清溪鳖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根连也有同感。通过多年养殖甲鱼,老王发现稻鳖轮作是最有利于形成优质农产品循环经济链的生产方式。从2009年开始,他就从鳖—稻、鳖—麦、鳖—油菜轮作起步,开展甲鱼塘的种养结合,取得了不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粗粗算来,水稻亩产1000斤,不施肥不打药,增产10%,品质也提高了,每斤能卖到18元。每亩水田产甲鱼500斤,批发每斤可卖到60元,亩纯收益在1万元以上。

  德清县农业局副局长张水龙说,2011年,全县实行了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粮食播种面积20.4万亩,比2003年增加30.2%;粮食总产量回升到9.7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31.4%。

  “一亩稻田的效益胜过一亩鱼塘。”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姚子亮算了一笔账,在丽水,稻田养鱼虽然产量少,但品质好,每斤可卖到20元,池塘养鱼每亩可产上千斤,但只能卖到八九元一斤,算下来一亩田的利润高于一亩池塘。

  沿海工业强省浙江,现有基本农田面积24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160亿斤左右,人均耕地仅有0.4亩,粮食自给率不足40%,需求缺口较大。如何在欣赏山水美景之余,保障工业强省的粮食供应,增加部分欠发达山区农民的收入,调动全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稳定水稻生产的关键是要提高其综合效益,就是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水稻田的功能,大力推广以水稻为载体的水旱轮作、粮经轮作、稻田养鱼等新型种养模式,实现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说,2010年以来,浙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以建设“养鱼稳粮增收基地示范县”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稻田养鱼模式。

  2012年,浙江省财政和农业投资基金共计投入600万元专款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目前,全省共有稻田养鱼面积32万亩,主要集中在浙西南山区的温州、丽水,水稻平均亩产为450至500公斤,田鱼平均亩产22公斤左右,实现了稳粮与增收“双赢”。

  周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三农生活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湖北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初显成效
山东明年起利用新农合基金购买大病保险
重庆逾三成农村承包地被规范有序流转
贵州2015年实现小额贷款公司乡镇全覆盖
湖北互助式养老注重顶层设计
江西将基本实现村村有“小图书馆”
稻田养鱼 稳粮增收
黑龙江开展代烘代储服务 支持农民抢收保粮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5稻田养鱼 稳粮增收 2012-10-30 2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