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基层农资经营者有站在“最后一公里”终端的位置优势。广大农资经营店土生土长散落在广大农村之中、千家万户之间。他们有任何科普队伍所不具备的站在“最后一公里”终端的位置优势。
其次,他们有为“最后一公里”终端百姓真诚服务的感情优势。他们本来就处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众乡亲之中,更加由于职业、效益的促使,使他们有自发为当地百姓搞好服务的内在积极性。因此,他们具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感情优势。
第三,他们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终端百姓农业科技需求的职能优势。同样,为了事业的发展,哪一个农资经营者对“两当”,即当前、当地乡亲们的农业科技需求不是了如指掌?并且“既开方,又卖药”,能最及时、最实际、最有效地解决乡亲们的“燃眉之急”。所以他们具有解决“最后一公里”实际问题的职能优势。
第四,他们在农业科技推广运作上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目前,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占0.5%左右,而我国不足0.2%,人均则更少。但不少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往往靠国家提供大量资金运作推进,而基层农资经营者不但没要各级资金支持,反而在开设赊账业务、示范推广、保障生产等。所以他们具有其他农技推广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资金运作、推广成本低廉的优势。
第五,他们有“最后一公里”捷足先登者的地位,早就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这支队伍早就成了当地一方农民离不开、少不了的良师益友。所以农资经营者“最后一公里”终端的服务角色,早就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