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闵行区浦江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亲切的询问声此起彼伏。“老先生您先不用急,材料没有带齐我们先帮您出具承诺书,先把手续办了,然后再来补齐资料也行的。”这让在窗口办事的老大爷一下放宽了心。而在隔壁窗口刚办完事的顾小姐则高兴地告诉笔者:“从外区搬来浦江,没想到中心办事只排一次队就办了不相干的两件事,这样的服务效率真是高!”
窗口服务做到更贴心
前不久,浦江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发生了几起更换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的投诉事件。经调查,原来,有的老人到中心换卡,由于没带身份证不能换,这让老人很生气:凭医保卡已经足够,何必多此一举要身份证!然而这是市、区上级部门的规定,换卡人身份证必须复印留档。既要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办事,又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怎么办?最后,服务中心班子经过商议决定,凡换卡老人忘带身份证的,由办事群众出具承诺书后先行办理,而后再补上身份证留档手续。这样,许多忘带证件的老人通过出具承诺书,都当场顺利地换了卡,而这些老人也都很快在几天内上门补办了身份证手续。
以前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只管一个大类的业务,而如今窗口实行一口受理综合服务。工作人员小周说:“要弄熟100多项业务和相关政策规定,虽然很烦也不容易,但一想到能方便办事群众,苦点累点也值了!”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中心积极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规范化、高效化,为让市民少跑一趟路、少跨一个门槛、少走一道程序,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一门进入,一口受理,协同办理,方便为民”。同时服务中心还推出全年无休的全方位服务,对于手续简便、证件齐全的服务事项,当场办结;对于当场不能办结的,明确办结期限;对于跨部门多环节的受理事项,各相关部门之间按照服务对象基本信息共享、业务信息可查询的原则,通过“一门式”软件系统实行网上工作联动和协同办理,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出证手续。
就业服务实现多元化
“以前无数次的面试,都没有下文,现在终于找到工作了,我好开心!”群益村的晶晶在技校毕业后找过不少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通过扶持失业青年“启航”计划,服务中心主动联系她,帮其分析就业形势,认清求职的盲点和误区,并通过相关培训帮助提升职业技能,在服务中心和小陆的共同努力下,前不久终于使她如愿走上了工作岗位。
实施“启航”计划,以促进失业青年就业为工作目标,从内激发其求职意愿、调整其求职理念、强化其求职技能,从外集政府和社会合力,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为失业青年提供面试机会、实习岗位和锻炼平台。以市场化就业为主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引导、调控职能,各项工作均围绕提高求职者就业技能、服务用人单位招聘两个方面开展,不仅采用多种方式建立起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而且通过青年见习、重点推荐等多种途径,让供需双方都满意。近年来已先后帮助213名待业青年解决了就业问题。
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处
苏民村的小陆,读研时不幸患了尿毒症,一项肾脏移植手术的高额医疗费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对此,服务中心第一时间上门慰问,并按照政策给予2300元的医疗救助,并设法向市慈善总会的爱心雅集慈善救助争取到了两万元专项基金。考虑到小陆今后抗排异等后续治疗,还通过镇慈善工作站给予落实每月600元家庭生活补助费,尽最大的可能提供帮助,
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中心竭尽全力为民解困,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保障力度,扎实做好低保申请、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助学、重残补助、节日困难慰问等社会救助工作,送上党和政府的关爱。今年上半年,累计救助城镇低保3752人次,救助金额达183.99万元;农村低保981人次,救助金额达30.49万元;享受大重病医疗救助444人次,救助金额达234.2万元;支内回沪补助对象3757人次,发放补助金额达266.67万元;城乡重残无业补助5717人次,救助金额达338.61万元;慈善特困救助79人,资金达20.42万元;市民综合帮扶共计53人,帮扶金额达65.15万元;向贫困市民发放市民帮扶医疗卡16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