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番茄闯出一片新天地
——记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剑峰
■图为哲优果蔬合作社员工在给番茄人工授粉。
  □记者 忻才康 通讯员 徐鑫   

  他,出生于农村,初中毕业考入农业学校,中专毕业又考上交大农学院进行深造,学成后回到家乡——金山区漕泾镇金光村种植西甜瓜,却没有搞出大的名堂。几经挫折,他,却在番茄制种和良种培育上,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他,就是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王剑锋。

  代制良种 获益可观

  王剑峰搞农业与别人不一样,别人种番茄为了上市卖,而王剑峰种的番茄卖的是番茄种子。原来,他种植的是上海特有的番茄品种,这种番茄上口沙性好,番茄味道纯正。正因为品种优良,他承担了一家种子公司代繁代育种子的任务;虽然番茄制种面积只有2亩,但他按照严格的收种和管理方法,不施化肥和农药种植番茄,生产出来的番茄品质优异,其亩产值达到3.5万元。与此同时,他还为这家公司培育18亩荷兰品系的黄瓜种子,其亩产值也有2万元。两者相加,获益可观。

  种植番茄 收入丰厚

  在做好番茄和黄瓜制种的同时,王剑峰还悉心培育自己的优质番茄品种。去年,他精心培育种植的“哲优”番茄获得成功。为了培育种植出鲜甜可口的番茄,他把番茄种子当做宝贝一样,从育苗开始,移植、拨杈、点花、上架、采摘,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打理、细心照料,并坚持自然、生态种植理念,不打农药。去年在番茄难销、滞销的大背景下,他的“哲优”番茄却是20元一公斤还供不应求。

  今年春夏季节,他培育的“哲优”小番茄亩产量达2000公斤,从中精心挑选1500公斤,作为精品果蔬销售,由于这一品种番茄形似“小甜心”,自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以20元一公斤的价格被客户抢购一空。而“哲优”大番茄,亩产量虽然只有750公斤,批发价也为20元一公斤,但由于果型大、色泽深红,口感沙糯鲜甜,和“小甜心”番茄一样,同样不愁销路。面对热销的市场,王剑峰笑着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试种,‘哲优’番茄获得了市场的认可,2015年就多种些。”

  再度创业 重拾梦想

  王剑峰的创业经历可谓几经挫折。大学毕业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曾种过十多亩西甜瓜,由于销售等方面环节没跟上,没有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经过慎重考虑,他暂时放弃自己创业,先后在绿化公司和镇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但所积累起来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为他重燃创业梦想壮了胆。2010年,在各项惠农政策的鼓励下,王剑峰毅然选择再次创业,这次他得到家人的支持。于是,他向村里承包了45亩土地,建立起25亩设施大棚,替种子公司代繁代育黄瓜、番茄良种,剩下的土地就用来种植水稻,仅仅干了一个春秋,就收回了成本,让他看到了希望。

  2011年12月,想大干一场的王剑峰注册了成立上海哲优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达到118亩。目前,除栽培番茄、黄瓜制种外,王剑峰还种植起草莓、西甜瓜、小南瓜、红金葵等优质果蔬,并精心打造“哲优”果蔬品牌,使“哲优果蔬,优质蔬果”这一经营理念,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专题报道
   第A04版:沪郊经济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文卫
   第A07版:浦东天地
   第A08版:社会民生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各地
   第B05版:解读
   第B06版:借鉴
   第B07版:农技推广
   第B08版:畜牧兽医
种番茄闯出一片新天地
利用公共资源铺设农产品绿色通道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品绿色果品 享休闲旅游
发展特色种养业 创建示范合作社
遗失声明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4种番茄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4-08-21 2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