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昌
前几天,清早起来,沿着楼下柏油路走,眼睛看看地面,也看看墙体的底面,看见墙体底面与楼梯路面的接口处,每隔几米,或者十几米左右,都会长着一二棵野草,像是有意撒种的样子。这些野草长相不同,高矮不一,叶片宽窄也不同。最小的野草与刚出土的茄子苗一样,只有一二片叶儿,看上去极为嫩相,也有朝气,通透着新生的活力;稍微大一点的野草,也只有一虎口长,叶面绿的多,蓝的少,蓝绿相间,光影忽闪。有一棵野草是艾草,已经半人高了,因为出挑的缘故,有几片草叶在轻轻地抖动,显示出生命长大的快乐模样。
沿着路面继续走,发现野草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长在柏油路与墙角底面连接的地方,在九十度角的口子里,那是墙体底面与路面的骑缝处。那里水泥与柏油路粘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几乎看不出缝儿的存在。于野草而言是断无立足之地的,但野草为什么能在这里落地、发芽、生根、长大。我想不通,回望小区,花坛边、绿化带,到处都是野草的栖居地。可是这些野草,就是这么执拗,硬生生地从骑缝里长了出来。这是什么缘故?我不明白,但感觉与生命习性相关,生命之于地方的选择,生命的诞生最重要,活下来才是正道。
我蹲下身子,弯了膝盖,双手掰开野草叶片,眼睛顺着草茎,看到了草根。草根比野草的干茎还要细,像丝线,风来雨来怎么办?那些稍微长得高的野草,是长高了几寸之后,先将干茎长长,再将干茎长粗的,全是按照了自己想法,也是按照了骑缝环境的。那棵半人高的艾草,根有三毫米的粗细,估计是撑大了骑缝处的空隙。根长出地面后,根就长粗了一半,虽然难看,但也能起根牢固实的作用。如此看也是因地制宜的。这样好,万物的生命出现以及永生,都有受限的,在有受限的生命过程里,做好自己比怨恨别人,更能使自己长大。
植物的许多力量是超乎我想象的,野草便是一种。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我:草离不开泥土;从小到大的事实告诉我,万物生长靠太阳。可事实呢?骑缝处,除了水泥,就是石子,还有柏油,可野草照样能生长;在房子南面的骑缝处,野草有太阳普照,而背面永远见不到太阳,可野草还是生长着,它们同样过着四季交替的日子,晚上的雨露,白天的光影,时有时无,野草却越长越高。卑微的野草,生存的苦恼,都是实在的,不可逃脱的。但野草对人类选择了宽容,对自己选择了坚强,哪怕身处险境,也能安心静气,不卑不亢,茁壮生长。
野草是知道自个儿是野草的。我看见,几乎所有的野草,都没有其他地方野草长得笔直、高大,从它们长出缝隙的那天起,它们就学会了倾斜,微微倾斜,慢慢倾斜。倾斜最厉害的要算艾草,艾草将身体斜着出去,让叶子有了长大的空间,不为别的,就为自己的生命延续与发展。在生命与生活样态的比较中,生活方式必须服务于生命,生命至上是首选。我想象野草学会了委屈,学会了等待。野草坚信:骑缝处有日长夜缩的时候,柏油路总有开裂的时候。我们不期望那个日子早早到来,但到来时,野草会把握好,会让自己长得有模有样。
有一日,我去侄子家吃饭,走进小区里,看见的是一样的墙体底面,一样的柏油地面,也看见了一样的骑缝。在那里,我也看见了许多的野草,心里涌出了无数崇拜与感恩的话语,但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是的,此时此地,闭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