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龙缘起“上海第一古镇”
见习记者 于洋 摄

  □记者 许怡彬

  上海以龙命名的镇,像青浦的青龙镇、早期的青龙港,是江南区域最繁荣的代表之一,也是上海的一种文化符号。

  在时代赓续中,龙文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血脉之一,经过长久的积淀,衍生成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寻访上海历史的过程中,关于“龙”的记忆正在被刷新。

  无论是青龙古镇中“青龙”之称,还是隆平寺宝塔的发现,都说明青龙古镇是上海龙文化的发源地,这与青浦区博物馆馆长王辉的想法不谋而合。“真正有千年以上历史的上海古镇,只有位于今青浦区北部白鹤镇境内的青龙镇。”

  王辉是土生土长的青龙镇人,多年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他对青浦历史文化信手拈来,谈到在青浦“寻龙”,他表示,6000年前青浦的史前文明非常发达,青浦留存的崧泽遗址、福泉山遗址、青龙镇遗址等都几乎可以说明,这里的龙文化是上海龙文化的发源地。

  阅典:关于“青龙”的传说

  一路寻访青龙古镇名称的来源,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说,青龙镇得名可能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联系。我国古代传说中有四种神兽: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而青龙镇位居东海之滨,其方位恰恰与青龙相吻合,作为东方象征的青龙威震四海,青龙镇也因此蕴含着傲立东方的深意。

  从有记载的历史中了解到,传说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为了抵抗北方曹魏政权的进攻,大力发展水军,在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一带建造了许多坚固威猛、名号为“青龙”的战舰,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魏,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青龙镇由此得名。

  “青龙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源自这条青龙江,青龙江是吴淞江的岔口支流,弯曲的河道形似龙形。”王辉补充道,据记载,青龙镇位于当时吴淞江入海口,控江连海,位置险要,是一处海防要地,所以最初是作为军事据点而设立的。北宋时期,依托发达的水上交通和兴盛的海内外贸易,青龙镇在东海之滨迅速崛起,从一座海防军镇成功转型为商业重镇,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上海最早设立的市镇。

  因水而兴、临水而建的青龙镇,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市镇,亭台楼阁林立,商铺鳞次栉比,犹如一座都城,人称“小杭州”。青龙镇发展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青龙港舟船如织,商贾云集、市井繁华、烟火万家,据文献记载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被称为“东南巨镇”。南宋后期文人应熙撰写《青龙赋》一文,生动描写了青龙镇的繁华景象,称其“人杰而地灵,诚非他方之可及”。青龙港更是上海最早的贸易港,扮演着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口岸的角色。

  考古:找寻历史的踪迹

  “放在更宽的维度来看,青龙镇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王辉表示,把青龙镇定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有据可证的。

  2016年12月8日,上海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青龙镇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了青龙镇关键地标隆平寺地宫佛塔、舍利等珍贵文物,证实了青龙镇是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重新唤醒了这座沉睡地下数百年的千年古镇。

  据留存的宋代灵鉴所撰《隆平寺宝塔铭》记载,隆平寺宝塔是青龙镇三大名寺之一,此塔高耸入云,是当时国内外客船从宽阔的吴淞江进入青龙港的主要航标。找到了隆平寺宝塔,就是找到了青龙镇港口的关键地标。如今,这座掩埋于地下数百年的千年古塔终于“重见天日”,让世人能够一睹其神采,也为青龙镇这座海上丝路名镇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追根溯源,考古挖掘现场不仅勘探出密集的居民建筑基址、水井、手工业作坊等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遗存,还发现了几十万片唐宋时期碎瓷片,其中可复原的达6000余件,这些绝大多数向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的瓷器,是青龙镇作为海上丝路重要港口的重要证明。“通过这些发现,使以往依据文献记载所获得的关于青龙镇的模糊认识逐渐鲜活起来,也为我们的寻龙之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探访:上海最古老的青龙塔

  纵然如今青龙古镇的繁华已如过眼云烟,但青龙村仍隐藏着许多与“龙”有关的点点滴滴。斑驳的塔身、消失的栈道、被吹落的塔刹宝瓶……历经过战火的摧残,在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耸立着一座青龙塔,它像一位高僧,静静地站在青龙寺对面,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据记载,青龙塔始建于唐长庆年间,是上海最大港口古迹青龙镇遗存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最老的古塔。远眺孤独伫立的青龙塔,雄浑质朴间尽显沧桑。据说是当时人们为了祈求家人出海平安,特地修建此塔作为青龙港的重要航行标志。

  古塔原设计为七级八面,塔身砖砌,内部采用砖木结构,现今仅留下宋代遗构的塔身。置身塔底,原本的内饰已然消逝,徒留残垣。仰望塔顶,层层叠叠的内部砖木结构彰显出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一旁的青龙寺始建于唐天宝二年,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因位处华亭县青龙镇南,故俗称青龙寺,是文献记载青龙镇上最早的佛寺。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石刻碑文不少是以“龙”为主题,无论是庙宇墙面上的圆形龙纹石刻,还是台阶两旁威严的龙形扶手,又或是围栏上头尾相连、口含珠的螭龙图纹,或逶迤磅礴、或生动流畅,都暗示龙纹早在古时就是受人推崇的高贵装饰。

  此外,青龙镇还是有历史记载的上海地区赛龙舟习俗的起源地。据正德《松江府志》记载,宋代青龙镇赛龙舟活动十分兴盛,青龙“江上有龙舟夺锦之盛”“龙舟水嬉冠于江南”。“这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上海地区最早的赛龙舟,也是上海最早的水上竞技体育盛会,声名响彻江南。”

  甲辰龙年,掀起“寻龙”热潮。翻阅典籍了解青龙镇的传说、考古发现找寻古镇的遗迹、实地探访“倾听”青龙塔诉说沧桑、重现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讲述上海在时空交错间与“龙”有关的故事。寻龙,某种意义上,就是寻找历史的纹路和脉络,理清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关系,是人们对历史文明的坚信和尊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寻龙缘起“上海第一古镇”
东方城乡报专题04寻龙缘起“上海第一古镇” 2024-02-16 2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