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派非遗浦东绕龙灯 开拓现代舞龙竞技新天地
记者 袁梓涵 摄

  □记者 刘晴晓

  舞龙体现了上海对兴云布雨,对传统农业生产和对气候的一种特别的关注。这种龙文化的文化遗产从乡村积淀到了都市,成为上海都市文脉的重要构成。

  浦东绕龙灯,又称三林舞龙,是浦东地区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我国稻作文化地区的传统舞蹈,其形制主要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组成。2011年,“浦东绕龙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舞龙可以分为五大类:八字舞龙动作、游龙动作、穿腾动作、翻滚动作和组图造型动作,后发展为300多个动作。”陆大杰是三林舞龙队的创始人及总教练、国家级非遗项目“龙舞(浦东绕龙灯)”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上海市龙狮协会终身荣誉会长以及《中国舞龙竞赛规则》与《国际舞龙竞赛规则》的起草者。如今,七十多岁的他依旧活跃在“舞龙”文化推广的第一线。“浦东绕龙灯在原本舞龙动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舞蹈艺术的肢体语言、戏曲的步伐亮相、武术的精气神韵和一些翻滚腾挪的技巧,开拓出一片属于现代舞龙竞技的新天地。”陆大杰说。

  1985年到1992年,陆大杰参与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的编辑工作,他走遍上海拜访了多位擅长舞龙的民间老艺人,不仅习得了一身本事,还对华东地区的舞龙技艺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无论是浙江的百叶龙还是金山的小白龙,通常我只要看一眼器具和表演方法,就能分辨出来。”陆大杰自豪地说。

  1993年,陆大杰受到上海市体育局的委派,参加全国舞龙规则研讨会,承担了起草舞龙规则的任务,他交出的《中国舞龙竞赛规则》草案,经修订后一直沿用至今。1996年,中国加入了国际舞龙舞狮总会,陆大杰代表中国前往马来西亚,参加国际舞龙竞赛规则的研讨会。最终,中国的方案因简洁、规范、严谨、可操作性强,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认可。于是,陆大杰又承担了起草《国际舞龙竞赛规则》的重任。“舞龙起源于中国,舞龙运动的‘话语权’也要留在中国!”陆大杰笑言。

  据了解,三林舞龙队多次代表上海、代表中国参加各类国内外顶级赛事,截至2023年10月,共获得83枚金牌、37枚银牌、21枚铜牌。目前,三林拥有国家、国际级龙狮裁判员14人,国家A级教练员1人、C级教练员5人、一级教练员8人。

  走进位于三林古镇的浦东绕龙灯展示馆,小小的四方天井里,映照着舞龙者的春秋冬夏,也见证着“浦东绕龙灯”的灿烂文明。“这张照片是1991年在南浦大桥通车仪式上的表演照。”“这张拍摄地点在巴黎,当时我们在法国巡游,连演了几十场。演出的时候,全场大喊中国龙(Chinese Dragon)!”“这张是我们舞龙队在APEC开幕式上的演出。”“这张是去年二月二龙抬头拍的,百米长龙遨游古镇老街,吸引了很多人。”……从田头阡陌到国际舞台,从公园广场到校园操场,浦东绕龙灯走进了大众视野,也印刻进了城市肌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非遗馆、热衷逛古镇,江南丝竹、鼓书听上瘾……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从未中断,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数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愈发深入人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专题
海派非遗浦东绕龙灯 开拓现代舞龙竞技新天地
祈丰年、庆丰收,松江舞草龙传承千年
东方城乡报专题05海派非遗浦东绕龙灯 开拓现代舞龙竞技新天地 2024-02-16 2 2024年02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