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生活就像在开盲盒。”这是熊昭娣老师刚到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时的感受。
今年2月15日,来自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学系的熊昭娣作为上海中组部选派第十一批第一期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开展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一同前来的还有来自上海其他高校的15位教师。
刚入疆的两个星期里,熊昭娣不仅面临着语言、饮食等方面的变化,而且要适应干燥到流鼻血的气候,回忆第一次遇到沙尘突袭的场景时,熊昭娣说,“在上海时,天黑意味着大暴雨,而在这里,天黑是‘下土’的开始,风沙宛如一堵沙墙滚滚而来,即使关上门窗,室内很快也会积起了一层沙土。”
当初凭着教育理想和对大美新疆的向往报名时,熊昭娣对筹建一所学校没有什么概念,在莎车县每天忙碌的身影是她教育援疆的生动写照。根据上海第十一批第一期援喀职院教师工作队的工作安排,熊昭娣负责筹建学校的教务教学管理工作,对于熊昭娣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与以往从事的学生管理、党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不同,熊昭娣需要梳理筹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与各系部负责人、专业主任细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申报、实训室建设等工作,“筹建材料的准备工作是将想法具体落实到文字上,原来的经验在当地不能照搬照抄。”熊昭娣说。
面对纷杂多变的工作,她迅速调整心态、适应新角色,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摸清办事流程,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连日埋头写材料、大大小小的工作会议成为常态。“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情况如何处理?”“与系部负责人对接哪些工作?”“部门工作进展怎样?”……每一项都是她要关注的重点,半年多的时间里,她积攒了满满一叠工作笔记。
2023年5月15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首批开设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等6个专业,这是一所由上海市对口援建、喀什地区行政公署举办与管理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规划占地面积1156亩,“十四五”上海援疆资金投入近6亿元,学校首批招收600名高职学生,分别来自喀什、和田、塔城、克州、阿克苏等14个地区,其中约三分之一是莎车县考生。熊昭娣说:“新疆地域广阔,许多学生外出读书,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可能一学期都不会回家了,莎车县位于喀什地区的交通枢纽,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成为周边地区多县学子‘家门口’上学的首要选择,莎车人民自豪地称其为‘莎车大学’。”
在熊昭娣看来,“通过职业教育,让年轻人拥有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教师的职责,尽力能帮多少是多少。”无论在新疆,还是在上海,熊昭娣总关心着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学习成长,学生有需求,她都乐意为学生的梦想助力,鼓励学生多多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在援疆期间,她远程指导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与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利用暑假探亲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打磨作品,在决赛中获得上海赛区金奖。如今,她的学生中有在农科院就业的,有一路专升本读到研究生的,也有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
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仍在继续,熊昭娣马上迎接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生的到来,她也将继续与教学管理团队携手共进,把扎实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学生最真挚的爱,根植到这片南疆热土中。
文字:见习记者 张孜怡 记者 陈祈
摄影:记者 杜洋域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式设计:赵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