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
[连载·上海市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典型案例汇编]~~~——奉贤区华严村盘活利用案例介绍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这不仅表明乡村旅游在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位置,而且再次加深了人们对乡村旅游如何更新升级的思考。

  近年来,在有关政策引导和农民自主探索之下,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开展起来,以地域建筑风格、民俗文化、自然禀赋乃至餐饮特质等为符号的乡村旅游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当前提出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提档升级来巩固乡村旅游已有成绩,让乡村旅游继续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载体。

  当然,还应看到乡村旅游中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千村一面,缺乏自身特色和个性特质;一些地方的农家乐、民宿村、民俗游、村寨游等主题活动大同小异,缺乏沉浸式体验和必要的文化黏性;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项目缺乏产业链支撑,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综合经济效益低。

  打造更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亟需在理念、战略、模式等方面继续发力。

  在理念上,要注重文化与生态相结合。定居城市的人们之所以在乡野休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浓浓乡土文化的牵引。因此,乡村旅游升级版的打造,要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位,彰显地域文化特质。同时,还要保持乡村的原生态,擦亮自然生态和环境优美的绿色招牌。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体验活动,无论是乡村环境还是餐饮住宿,都不能忽略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

  在战略上,要注重系统谋划。各地要在地方发展规划中统一谋划乡村旅游,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规划,并统筹推进乡村道路、停车场、厕所、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链层面,着力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推进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渔业、传统手工业等产业联动发展,使其上下游相关产品相互融合、协同配合。同时,还要吸引文化创意、体育健身、现代物流等产业形态进入乡村,激发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

  在模式上,要注重因地制宜。不管在何种时空环境下推动乡村旅游,都必须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比如,靠近大城市、拥有客源优势和交通优势的乡村,可以采取城市依托型模式,开发集疗养、休闲、运动健身等服务于一体的乡村度假式旅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淳朴民风和建筑遗迹的乡村,可以采取历史文化依托型模式,重点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品牌;背靠景区的乡村,则可以采取景区依托型模式,利用景区的吸引力为其创造市场资源;具有休闲农业、渔业、林业和果业等产业基础的乡村,可以采取产业依托型模式,开发旅游新业态。

  陈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专题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让“三社”融合破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深层问题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乡村人才公寓的新村民、新社区、新约定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2022-03-15 2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