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八闽大地走来,这位勇闯上海滩的福建永泰汉子,历经二十余载探索创新,硬是从群雄逐鹿的食用菌生产领域脱颖而出,无论是国内生产并出口的菌菇品种之多,还是作为涉农民营企业知名度之高,皆为首屈一指。尤其令人称绝的是,任凭新冠疫情肆虐,他的菌菇产品依然独领风骚,热销市场。他就是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标,一位称誉沪上“菌菇大王”的上海新闽商。
□通讯员 龚寄托
寻梦初探
1965年,黄国标出生于福建永泰县一户普通农家。在他22岁那年,因在山区扶贫中积极探索菌菇种植,成效显著,被县民政局破格提升为福利厂厂长,原本问题成堆的福利厂一时间风生水起,连续多年成为永泰出口创汇的先进企业。
80年代末,福利厂的产品出口受阻,当地在县扶贫办的牵头领导下,创办了一家扶贫性质的食用菌企业——永泰县富民食用菌厂,任命黄国标当厂长。夙愿以偿,黄国标正式开启了他梦寐以求的食用菌行业的新征程。
1990年,黄国标还没等春节过完,便迫不及待地简装上路,直奔福建食用菌之都古田县拜师取经。
古田之行,黄国标收获满满,信心满满,但在他看来,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有幸与食用菌专家丁湖广相识相交,而从恩师身上所学到的绝非仅仅是科学技术,更主要是发展理念和思路格局的飞跃升华。
那次考察,使黄国标明白,永泰县食用菌生产必须走规模经营的发展之路,于是富民食用菌厂与县扶贫办、县科委等部门联手发招,聘请专家培训指导,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多期的食用菌技术培训班,得到许多求富心切的百姓的热烈响应,有专家倾力相助,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参加培训的菇农不下千人,一时间成为轰动永泰县的特大新闻。
食用菌培训班犹如催化剂,整个永泰县的菌菇生产转而化为燎原之势。黄国标乘势而上,筹建工厂,生产菌种,发动群众种植香菇、木耳、竹荪等食用菌,使当年的许多农户因种植食用菌一跃成为“万元户”。
九十年代初,以永泰县富民食用菌厂为龙头的永泰菌菇生产链已演绎成为脱贫致富“短、平、快”的主打项目,永泰县菌菇生产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
勇闯申城
1998年,“南菇北移”食用菌种植发展到大江南北,国家发展战略再次呼唤着有志于现代食用菌事业纵深发展的拓跋者,而在食用菌领域颇有成就的黄国标闻风而动,于是一转身,直接把企业落户在远在东海之滨的上海城,那一年,年轻的企业家才33岁。
机遇往往格外垂青勇于攀登的有志者。在黄国标的记忆中,仿佛每遇到棘手难题的关键时刻,似乎总有贵人相助。对黄国标来说,2001年也是他事业的里程碑的一年,经过多轮与上市公司超大现代农业集团的合作洽谈,黄国标与他的企业正式与超大集团合作,并以“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的全新姿态再次角逐市场。作为外贸企业,当时95%的菌菇保鲜出口,远销日本、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精彩蝶变,转身成为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鲜香菇出口协调组监事长单位,无不让人刮目相看。
2008年,正值国家规划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出台,他机缘巧合地与求贤若渴的宝山区委领导巧遇并相谈甚欢,宝山张开热情的双臂欢迎立志耕耘的创业者,并规划兴建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区。一年后,企业投资8000多万元,由地方政府配套投入1600万元,引进日本、韩国技术、设备,兴建起了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厂和配套的200亩食用菌生产大棚,一个现代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在宝山北翼的天平村拔地而起。黄国标至今还感恩于好客的第二故乡——宝山,而罗店天平正是他沪上腾飞的发祥地。
凤凰涅槃
对黄国标来说,2015年绝对是铭记终生的特殊年份。那年5月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瞬间烈焰肆虐,烧毁了整个厂房,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上亿元。无情的火灾犹如当头一盆凉水,原本踌躇满志的黄国标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底。
痛定思痛的黄国标很快从悲伤中回过神来。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在当地政府的热情帮助支持下。“菇王”咬紧牙关,再次投资8000多万元,历经两年重建,当年火灾废墟上再现奇迹,一座面貌焕然一新的现代食用菌企业再度雄立于北上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黄国标奇迹般地把他企业所在的天平村打造成全国遐迩闻名的“菇乡”。并把浴火重生的企业易名为“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现代化企业,现代化管理,160多名员工无不珍惜这共同的家园。易帜亮相于世的“永大”无不创造出让世人折服的菌菇奇迹,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基地,并于最近被光荣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黄国标看来,永大发展最让他满意的三件事。一是搭建全球销售平台,在国内一些省市建立起了22个种植基地,并在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食用菌生产种植基地。二是建起了一条日产量5万袋菌包的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和周年化智能化种植设施,年产菌菇1万多吨,生产销售20多个菌菇品种。三是秸秆、树枝综合利用,目前宝山区80%的稻秸秆以及绿化修剪树枝充分利用制作食用菌基质,年综合利用量达2万吨以上,变废为宝。
永大菌菇采用公司生产菌包、农户培育食用菌、公司回收并销售食用菌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300多人先后加入食用菌种植,农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
永大菌菇正日益成为市民的美食新宠。由永大菌业搭建的快捷冷链物流销售渠道,先后与海底捞、肯德基、盒马、叮咚、美菜、食行生鲜等合作,实现基地采摘后当天送达上海城乡消费者手里的快捷配送。
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永大菌菇积极探索出一条壮大内循环发展的创新之路。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永大菌菇力压群雄,创产值1.5亿元,以全市唯一一家产值超亿的创新实践成功刷新了上海“一村一品”涉农企业的最高纪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