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时序已过秋分,在这金风送爽之时,不禁想起晋人张翰的《思吴江歌》。当年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想起故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竟弃官回乡,回归农家生活。
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与文友来到人稀幽静的浦东葵园农庄游玩。500亩葵园里,一排排盛开的向日葵,朝着太阳的方向傲然挺立,葵花金黄,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稻花香,芦花放,野河里的鱼虾蟹蚌也到了最肥美的时候。
游玩之余,我们来到葵园餐厅,特地点了“海碗河鲜宴”。当沉甸甸的青瓷大海碗端上餐桌,里面可见六只精巧的小海碗,中间一小碗是清炒河虾仁,其余五小碗分别是栗子烧黄鳝、豆豉蒸鲟鱼、香酥河鲫鱼、茄汁菊花鱼、雪菜烧黑鱼。晶莹洁白的河虾仁,金黄色的菊花鱼,浓油赤酱的黄鳝,黑色油亮的鲫鱼、黑鱼,鲜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清炒河虾仁。迫不及待地夹上一粒放入口中,肉质爽滑,特别鲜嫩。用刚从河里捕来的河虾,手工剥出虾仁,洗净,与蛋清相伴,加入葱姜等调料,用油旺火快炒。葵园大厨仲师傅介绍,原料一定要用活蹦乱跳新鲜河虾,蛋清是一层保护层,旺火快炒半分钟即可起锅,除了必要的佐料之外,几乎不加其他调味品,尽量保存食材的原汁原味。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鲜美,使这道菜独具特色风味,一推出就受到食客追捧。据介绍,河虾不求很大,但必求鲜活。
茄汁菊花鱼。白瓷碗里,肉质肥厚的鱼块,通体均匀地裹着橘黄色的茄汁。伸出筷子,触到菊花状鱼块,似乎能听到脆皮“咔嚓”破裂之声,随即陷入松软的鱼肉深处。入口,咸中带甜,给人鲜活的口味感受。此菜用的是鲜活青鱼,选取中间一段去骨,肉质白嫩,用刀切成三瓣菊花状,用盐、料酒、葱姜等调料腌片刻使其入味,再裹以蛋清、淀粉,放入油锅中,用中火炸至金黄。然后用茄汁、鲜露熬制而成佐料翻炒,讲究的是皮酥肉嫩,火候全凭经验。
栗子烧黄鳝。浓油赤酱的黄鳝段,三四个金黄色的栗子,还有星星点点绿色的葱花,看看那颜色也很舒服。用筷子夹起一段黄鳝放进嘴里,肉质厚实,口感鲜嫩,味道好极了。
雪菜烧黑鱼。黑色的鱼肉块,点缀着雪菜丝,鱼肉与雪菜搭配,吃起来风味独特,相得益彰。厨师介绍,雪菜又名雪里蕻,是当地的特产,腌制成咸菜后味道鲜美。雪菜烧黑鱼这是当地的一道传统农家菜,在南汇甚至有专门经营“雪菜黑鱼”的饭店,食客如云。
香酥河鲫鱼。白瓷碗里,一块块酱色的鱼段飘散出特有的香味,夹一块放进嘴里,其肉质香酥,连细小的骨头都已经酥软了,呵呵,这很像浦东老八样里的一道“爆鱼”。厨师说,这是在传统农家菜的基础上的创新,取河鲫鱼中段精华部分,先在油锅中用中火炸至金黄,然后在用美极鲜酱油、香露熬成的浓汁中翻炒而成。以鲫鱼替代青鱼,其风味与众不同,给人以崭新的感受。
豆豉蒸鲟鱼。一小碗以豆豉汁蒸煮的鲟鱼块,肉质白嫩,入口无丝毫腥味,细腻滑爽。豆豉是用发酵豆制品做成的特色调味品,用来烹饪鱼肉可解腥调味。鲟鱼营养价值极高,自古以来就是河鲜中的上品。厨师取鲟鱼精华部分切成小块,用秘制调料浸润,然后加入豆豉隔水蒸透,风味独特,唇舌间唯有一个鲜字流淌。
席间,葵园厨师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着“海碗河鲜宴”。当地河网密布,河水清澈,河虾鱼蟹水产品丰富。这里的河鲜由当地渔民从野河中捕来,都是活蹦乱跳的。“海碗河鲜宴”是在传统烹饪方法上的推陈出新,食材都取精华部分,根据现代人注重健康、科学饮食而推出的,注重精做细做,量并不很多,经过精心烹制,呈现出特有的味型与气质,让食客品尝到多种河鲜美味。
“当年张翰不爱乌纱帽却爱故乡美食,大有奥妙。”文友说,或许张翰厌倦了官场的权力争斗,向往“扁舟一叶泛平湖,郎采莼丝妾钓鲈”的农家生活,但这也充分说明鲈鱼和莼菜之美。我想,这是文友品尝了葵园“海碗河鲜宴”的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