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满足有效需求 要找个临时钟点工,“老三套”是靠口碑传播、靠入户小广告、靠家政公司,然而成功率并不高,不是居民不满意,就是“热门”阿姨没时间。白领卫浩最近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方式,通过“云家政”微信平台寻保姆,“我刚刚把地点、薪酬、籍贯、工作要求发布到网上,系统就立刻跳出四五个匹配的选项,我面试到第二个就成了”。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上网找保姆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地域局限性导致的信息不匹配问题。根据上海家庭服务业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有6000多个家政服务机构、约50万名家政服务人员,分散在各个社区周围,但绝大多数家政服务门店还停留在靠一爿小店、一部电话、一支笔和一台电脑提供服务,资源少,效率低。
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提升社区服务能级的一大突破口。“云家政”副总经理孙黎介绍,他们整整花了两年时间,一家家地跑家政公司,免费推广信息管理系统SAAS,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连接,目前平台已经录入了10万余实名认证家政人员,覆盖1000余家家政公司,超过4万户家庭已成功找到合适的保姆。
“从‘云家政’的发展情况来看,社区服务引入O2O(从线上到线下)新模式后效果良好。”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云家政”借助大数据,能把分散的家政服务聚合起来并且再分配,有效解决了居民的需求;而对于家政公司来说,不仅实现了技术升级,还能增加营收。据了解,“云家政”平台上的不少家政公司,订单量增长了70%,营业额实现翻倍。
技术让服务更“接地气” 事实上,借助高新技术,外卖、家电维修、美容美发……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中,传统社区服务都有资源整合升级的空间。
据了解,在社区移动信息化服务领域,近两年有不少O2O产品崭露头角,仅在上海地区,就有小区管家、小区无忧、社区001、住这儿等手机应用,每个产品的立足点和模式各有不同。“小区无忧”产品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立足点为社区周边3公里内的服务,不仅提供外卖、超市外送、家政、水果配送、美容美发等各类生活服务,也能解决开锁、疏通、家电维修等各种紧急问题。
在提升社区服务便捷性的同时,这种O2O新模式本身也找到了发展空间。“这有点像打车软件,与居民生活贴得很近,更容易被接受和应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张喆说。
“O2O模式”仍需破瓶颈 到目前为止,社区服务O2O模式还仅在初级探索阶段,若要更好服务社区,还需要突破一些瓶颈。社区服务与商品消费还是有所区别的:一是服务非标准化,二是存在范围的局限性,如何理顺关系,是当务之急。张喆认为,信息集成、匹配和再分配仅仅是第一步,O2O模式更需要在深度上做挖掘,如针对每个社区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做”服务方案,提高服务便捷性和价值。
上海市发展家庭服务业办公室主任赵建德认为,社区服务O2O模式最后应该形成三个平台:一是线上交易平台,二是监管平台,三是业务操作平台,这样才足以构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