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三农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重庆农行破解农村基层支付渠道缺失难题~~~
重庆农行破解农村基层支付渠道缺失难题~~~
重庆农行破解农村基层支付渠道缺失难题~~~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农行破解农村基层支付渠道缺失难题
“惠农通”让农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近几年来,针对农村乡镇尤其是行政村金融服务缺失、支付渠道不畅等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依托遍布乡村的农家店,在全国首创推出“惠农通”,把POS机刷卡消费、话费充值和取现等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最基层金融服务缺失难题,激活了农村商贸流通,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最后一公里”使农民 难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当前,银行业服务“三农”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服务农民,即如何有效地满足农民的消费、转账、小额取现等基本金融需求,但现实情况是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大量农村乡镇特别是行政村是“金融服务盲区”,“最后一公里”使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覆盖率低。根据银监会公布的“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重庆市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共有2077个,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和服务人员分别为1.2个和8.8人,远低于重庆全市1.6个和14.2人的平均水平,特别是较为偏远的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15个区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仅占全市网点总数的35%。

  二是渠道构成形式单一。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金融客户资源聚集度低,因此银行农村地区网点的主要功能固化为资金组织和结算服务,而且网点主要设立在中心乡镇,一般乡镇和行政村基本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此外,在农村地区,不仅物理网点覆盖率低,而且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等新渠道在乡镇及以下区域基本是空白。

  据调研,在重庆农村地区,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未覆盖到乡村一级,绝大多数农民难以享受到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政府每年扶农惠农的各类补贴、农民的医保、社保金等难以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在地处大巴山深处的巫溪县,当地兰英乡高洞、高阳等村农民有时为了领取几百元的惠农补贴款,需要乘车到100多公里外的镇上银行去取款,来回需要一天时间,车费、餐费、误工费等要花上近100元。

  ●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

  激活农村商贸流通

  2009年以来,为了解决农村乡镇尤其是行政村支付渠道缺失问题,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依托遍布乡村的农家店,在全国首创推出“惠农通”,把POS机刷卡消费、话费充值和取现等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取现,买油盐酱醋也能刷卡。

  在荣昌县双河镇永立百货铁炉村便利店,“惠农通”信息机把POS机、转账电话及商业信息发布捆绑起来,不仅可以支持各家银行卡在店里刷卡消费、取现,还可以向村民及时传递农业实用服务信息。农行荣昌县支行副行长曾练介绍说,“惠农通”的实际操作就是持卡人把卡上的钱转到便利店账户上,便利店当场把现金支付给持卡人。农民持卡每天最多可以取500元,手续费按0.8%收取,最低1元,最高4元。

  村民赵忠英到永立百货铁炉村便利店取了200元,并在打印的凭条上签字、按手印,店里只收了1块钱的手续费。赵忠英说,以往取点钱都要跑到镇上,来回要一个多小时,坐公交车要12块钱,坐摩的要花20块钱。现在,村里有“惠农通”,不仅买油盐酱醋可以直接刷卡,家里需要用钱也随时可以取,非常方便。

  在大足县三驱镇佛会新村,不少村民在村里的一家便利店的“惠农通”信息机上查询当月发放的财政直补是否到账。据农行大足支行负责人介绍,现在,农村财政直补包括粮食、生猪、林业直补和综合直补,还有农民的新农合、新农保等小额补贴,数额不大但笔数繁多,这些资金的发放和使用都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方便、快捷提出了新要求。去年,农行大足支行通过“惠农通”为全县农民代发财政直补600多万元,近3万笔,由于能够即查、即发、即取,当地群众十分欢迎。

  在重庆农村基层,“惠农通”不仅打通了农村金融“毛细血管”,同时活跃了农村商贸流通。合川区草街镇古圣村爱佳超市店主李强介绍,超市依托“惠农通”的刷卡消费、小额取现和代理手机充值等业务平台,过去村民和附近工业园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要到镇上办的事、买的东西,现在都能在店里解决。现在,超市一个月的销售额接近30万元,生意比“惠农通”开通前增加了5成多。

  ●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方式

  营造新型农村金融生态

  “从重庆实践看,‘惠农通’这一创新模式,突破了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等传统模式的限制,以农家店作为集散地,将消费、取现、农业实用信息获取等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农村金融生态。”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胡新智说,重庆农行依托乡村有一定规模和品牌的农家店,已安装“惠农通”信息机近1万台,全市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3.6%。从去年开始,农行又在合川等区县通过“惠农通+转账电话+自助服务终端”的新型惠农通服务模式,为没有物理网点的农村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的基础金融业务,从而使金融服务触角深入到农村最基层。

  据了解,新型惠农通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

  一是一机多能,功能强大。“惠农通”除基础金融功能外,还具备受理金融IC卡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六个方面,即小额存取现、快速查询、安全转账、刷卡消费、农业实用信息获取和话费充值。

  二是操作简单,互利共赢。“惠农通”信息机操作简单,所有功能都在键板上,屏幕上有操作提示,农家店店主经过培训便能使用。此外,店主每办理一笔助农存取款业务和移动话费充值都能获得手续费收入。

  三是投入较少,成本较低。“惠农通”信息机每台价格为2205元,相较于10万元一台的ATM机,“惠农通”助农服务模式以最低成本满足了农民的基础金融需求。“惠农通”的运行成本也比较低。

  四是多重防护,风险可控。通过设定单笔和当日限额,单日单卡取款不超过500元,存款不超过2000元,同时,农行在后台有电子流水记录和对账单,风险度较小。

  程正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调查
   第B05版:市场资讯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点击
“惠农通”让农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黑土地生出“紫精灵”紫色蔬菜俏销
东方城乡报三农生活B06“惠农通”让农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 2014-03-18 2 2014年03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