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热点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业需要科技、信息、机械一起上
  “今年收成很不错,小麦亩产将近1400斤,比去年还高。”站在自家存放小麦的“粮仓”前,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种粮大户唐全合高兴地说。鹤壁市今年夏粮喜获丰收,单产、总产有望“十一连增”。像唐全合这样的种粮大户不仅丰收,更创出了高产。

  稳产高产主要靠科技 

  唐全合流转土地2650亩,托管土地7500亩,是当地有名的“土地管家”。他说自己种粮能够连续增产,有着先天的优势。 

  “我的地基本都在钜桥镇万亩粮食核心示范区内,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而且路、井、电、渠等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起来极其方便省心。” 

  “而粮食能否创高产,科学技术是关键。”唐全合认为自己连年粮食高产的秘诀就在于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和高科技检测。 

  唐全合介绍,今年小麦耕种时,除了变匀播为宽窄行种植法增加产量之外,他还根据市农艺师的建议,选用了优质高产、抗倒伏性好的周麦16、周麦22以及稳产早熟、抗冻害性好的矮抗58,使得在遇到今年的强降雨等不利天气时,小麦受到的影响和损失降到了最低。 

  农业也需要“信息化” 

  在唐全合承包的农田里,几个被栅栏围起的仪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2011年市里给安装的数字化、信息化减灾防控设备——农田气象信息监视器。仅我们这个核心示范区就装了五六套。” 

  唐全合说有了这些设备,他不用下地,坐在屋里就可以知道地里啥情况,真正实现了“看”天种地,“庄稼叶子有没有虫,地上有没有裂缝,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连土壤温度、湿度啥的,都有数字显示。” 

  据了解,农田气象信息监视器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墒情、作物长势等农田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发往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从而实现农田生产信息可视化。作为河南省唯一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鹤壁市实现了对全市1700平方公里范围的农田气象信息全覆盖,对大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作用。 

  机械化立下汗马功劳 

  唐全合不仅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也是鹤壁市聚喜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说机械化种收也为增产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了对天气、土壤墒情以及病虫害的及时监测和预报,一旦发现病虫害,合作社16人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便立即行动。”唐全合说,收割的时候,也是全程机械化。小麦收割和秸秆还田同时进行,有效地保持住了土壤肥力。在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的助力下,小麦和玉米单产连年提高。 

  今年,唐全合留下了一千亩的种子粮,其余小麦都以每斤1.16元的价格卖了出去。他给记者算了收入账,“一亩地一年承包费1200元,一季小麦合600元,加上种子、施肥、浇水、人工等费用400元,成本在1000元左右。按照去年的亩产696公斤计算,以每斤1.16元的价格出售,一亩地除去成本,纯收入就是454元钱。”仅就流转的2650亩地来说,唐全合这一季至少能收入120万元。如今,唐全合说他对种地越来越有信心了,计划年底土地流转和托管面积要达到1.5万亩。李海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城镇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禁毒·专刊
   第B06版:三农生活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素质高考”凸现农村教育短板
莫让乡村环境成“美丽中国”短板
求高考公平需基础教育均衡
农业需要科技、信息、机械一起上
东方城乡报热点关注B03农业需要科技、信息、机械一起上 2013-06-25 2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