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沪郊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一则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报道引起关注
青浦黑木耳菌棒日前移种崇明建设镇
  今年4月17日,本报以头版一条位置在“走村镇话三农”栏目,刊发了本报记者关于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深度报道,介绍了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青浦练塘镇的林地成功培植了黑木耳菌棒的经验,并提出了加快发展郊区林下食用菌的思考与建议(见照片)。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方对林地种植黑木耳项目的关注。

  □记者  单敏康

  进入秋季,对坐落于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青浦区第七监狱,10月9日运去了1.1万个香菇、平菇菌棒;松江区泖港镇有个村,10月20日送去了一批黑木耳菌棒;崇明县建设镇相关单位,签订了6万个黑木耳菌棒的协议,10月下旬已经供应2万多个;连西藏亚东地区相关单位也慕名前来,但由于合作社生产能力有限,黑木耳菌棒供不应求,只签订了3万个黑木耳菌棒合同。

  日前,记者在青浦现代农业园区的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基地,见到了合作社总经理彭泽福,他连连高兴地说,“谢谢贵报的报道。”

  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总经理彭泽福告诉记者,市、区农委有关部门、上海林业局、上海海洋大学、市农科院等有关领导、专家先后前来基地实地考察与调研,给了他们很大鼓励。其中,崇明县副县长冯志勇多次前来合作社实地考察,并带动当地乡镇相关单位与该合作社开展合作。崇明县建设镇下属上海林地菌业专业合作社已与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签订了6万个菌棒供应及技术服务协议;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承诺,对方在菌棒下地前后、出菇前后,派技术人员前往指导,并包销其产品。

  据了解,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合作社由于推出了“菌棒国内生产、国外农场出菇,当地市场上市”的新型移动农业模式,优化组合了合作双方的资源,赢得国外客户的广泛认可,不到2年时间,就建起了一个菌棒生产和出口基地,不但年出口食用菌各类菌棒等近百万美元,还获得了美国农业部的NOP/USDA有机认证。从2010年起,该合作社开始利用上海的气候和涵养林条件,即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通风好、光照度适宜的特点,顺季节培植了72.34亩黑木耳菌棒,其产量相比大棚高了15%—20%,质量也有所提高。

  同时,该合作社申请的“青浦区黑木耳菌棒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近期通过市农委有关部门组织的评审,项目为2013年上海市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目标为建设年产能达200万棒的黑木耳菌棒生产基地,通过设施化、机械化改造,实现菌棒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10倍以上,创造人工温控培养条件,达到质量稳定高产。菌棒基地建成后将作为为推广林地黑木耳栽培的生产及技术服务中心,通过菌棒生产、技术服务、销售一体式服务,带动农户进行林地种植黑木耳,形成别具特色的林地黑木耳种植模式。该项目将建成菌棒人工温控培养房6000㎡,集成智能温控设施,并采用液体菌种工艺,形成现代化高效生产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专题报道
   第A03版:沪郊经济
   第A04版:社会民生
   第A05版:党建之窗
   第A06版:科教卫生
   第A07版:文化体育
   第A08版:文化建设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一周信息
   第B03版:热点关注
   第B04版:专题报道
   第B06版:市场资讯
   第B07版:言论观点
   第B08版:国际农业
青浦黑木耳菌棒日前移种崇明建设镇
扶持政策多一点 农民安心种好田
华亭镇粮农积极抢收抢种战“三秋”
马陆葡萄:农民从种植中咀嚼出美味人生
培训村级农副主任掌握实用业务知识
歇业公告
东方城乡报沪郊经济A03青浦黑木耳菌棒日前移种崇明建设镇 2012-11-13 2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