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山区漕泾镇,一提到今年已79岁的共产党员、退休教师王嵩山,人们都会翘起大姆指夸他是个社区教育的“达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事社区教育将近二十年,只拿退休工资而谢绝额外报酬补贴的社区教育志愿者。人们感叹他的执著,但更多的是崇敬。
拒绝诱惑 乐于奉献
如今的退休教师如同技工、工程师,同样是个“香饽饽”。王嵩山退休前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中小学校校长岗位上干了30多年。退休后曾多次有人高薪聘他,但老王总是摇摇头地说,党培养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社区教育贡献余热。就这样,王嵩山杜绝了各方面的诱惑,默默无闻地为社区教育贡献出他的“第二次青春”,一干就是二十年,对此许多人对他不理解但又崇敬他,可王嵩山无怨无悔。
老王当社区义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虽然镇财政对纸张费、印刷费等给予拨款支持,可老王还常常自己贴钱办社区教育。平时白天在办公室,到了晚上家庭成了他的第二办公场所。为了方便晚上搜索资料,老王特地花了5000多元购电脑并安装宽带网,常常忙到半夜子时。从1994年退休至今从未离开过社区教育阵地,屈指算来已近20年,但老王主动不要额外的工资和补贴,而家里的电费、电话费、网络费每年多开支千余元,老王对此并不在乎。
潜心义教 创造精彩
退休那一年,镇上正筹划创办老年学校,他毛遂自荐负责办校并受聘于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没有桌椅,他七拼八凑办起了社区老年学校,并把学校办成了上海市先进社区老年学校。可他并不满足,坚持常办常新。编印学习简报是老王的硬功夫。他编写的《社区教育》、《老年活动室》两份简报,除了用作社区学校和老年活动室学习资料外,还分发给乡村干部和热心学习的积极分子。由于学习简报内容紧跟形势,又生动活泼,十分适合干部群众胃口,每期简报印发时总是供不应求。远的不计,近五年来老王编印的学习简报就达160多期,约有45万字。
老王还开展“兴趣教学”,调动学员们的“学习胃口”。老王充分利用学员中文化资源,开展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唱红歌赛活动、举办红色收藏品展览、集体生日等,适合老人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又如前段时间下乡宣讲,老王自制展板,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和政策,还组建学员文艺演出队,创作三句半、诗朗诵、歌曲等文艺作品,这样一来既改变了单一的宣传形式,群众喜闻乐见受欢迎,又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终身志愿 夕阳更红
近年来王嵩山负责的社区老年学校多次获市、区先进荣誉,老王自己荣获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和金山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可以说功成名就,但由于年岁已高还患有高血压病,镇领导劝他多休息,也不要他下乡上课宣讲。老王深知领导的关怀却难舍社区教育,他十分认真地对镇领导说:“我接受组织上照顾不去乡下,但为社区教育当一名终身志愿者的愿望我依然请求支持。”
去年他在社区开办老年谈心室的同时,创办了老年精神幸福园,吸引农村和社区众多老年人参加。老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用心用情去陶冶老年人精神。今年“重阳节”前老王让学员在向家庭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叠积“幸福宝塔”活动,由每位老人畅谈亲身所经历所感受的变化,结果仅半天里老人们列举出20多项身边变化、近百个幸福事例,使“幸福宝塔”越叠越高,老人们从心底里倍感今天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