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舒鉴明 通讯员 张娅佳
近年来,闵行区农委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的“十二五”发展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不动摇,聚焦“三农”,改革创新,为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区农委成立了主要领导挂帅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制度,以推动行政管理和农业执法水平不断提升。在执法过程中,区农业综合执法队制度健全、信息透明、行为规范、高效便民、行为可问责,在行政效能和政风行风建设上受到了广泛的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农机监理系统行风评议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完善制度
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化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作制度,闵行区农委专门制定了《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试行)》、《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实施。在此基础上,为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还专门制定编印了《农业行政执法人员手册》、《农业综合执法案例评析》和《闵行农业行政执法操作 指南》等材料。制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突发事故、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渔业安全救助、农机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应急预案。完善了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档案管理、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和评议考核等多项制度,逐步形成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核心,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为保障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同时建立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等各项制度,做到了行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
服务“三农”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为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和方式,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闵行区农业综合执法队通过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监管、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管理。如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严峻形势,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应急方案,综合执法队每年都要进行几次的操作演练,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突发行政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保证畜禽产品的食用安全,根据本区动物产品流通领域分销换证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乡镇和农委事业单位检疫队伍资源,实施培训、考核,分片、分块设点派驻检疫员,进一步提升检疫许可工作的水平。对于城市化地区违规捕捞现象,建立了区、街镇执法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都市渔政管理新局面。
法制宣传
建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度
一直以来,闵行区农业综合执法队在区农委的指导下,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地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活动。通过制作展板、悬挂横幅、电视广播等,对农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宣传。利用“3·15”农资打假和禁渔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等时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指导群众鉴别假冒伪劣农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人民群众也更多地了解掌握法律知识,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并共同参与保护好农业生产环境。
与此同时,闵行区农委在加强执法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方面,着力加强队伍战斗力和创造力建设,坚持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将执法与法制宣传有机结合,秉承“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努力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如在禁止使用限制类网具从事捕捞作业上,逐步引导渔民向对渔业资源危害小,操作方便,兼顾效益的捕捞方式转变,但在全面推行时,注意留出一定缓冲时间,帮助渔民转变捕捞方式,从而使打击非法捕捞作业、清除非法网具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渔民的支持,有效地保护了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