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浦东新区宣桥镇推行“水陆兼管”新模式,原先各自为战的林业养护服务社、河道保洁与养护服务社实行统一管理。新举措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效果?
日前笔者来到宣桥镇,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整洁的街道,镇区河道水域清洁无漂浮物。在宣桥镇六奉公路附近的五灶港上,只见3位保洁员一会儿打捞水域里的垃圾杂草,一会儿又在岸上和公路绿化丛中清除垃圾。水域和路面上都显得清爽整洁。宣桥镇林业养护服务社社长夏春雷说,自从今年5月开始推行“水陆兼管”模式以来,水陆垃圾一网打尽,有效解决了以前水陆分离、互相扯皮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宣桥镇林业与绿化养护员有53人,河道保洁员有107人。他们承担着40余万平方米的林业绿化养护和1000余条280余公里镇、村级河道保洁与养护任务。过去,林业养护、河道保洁、河道养护三支队伍各自为战,致使陆地上垃圾飘向水里,打捞的水域垃圾堆在岸上,又飘向陆地和水域的现场,还会互相扯皮。为此,宣桥镇会同相关部门领导曾多次现场踏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一番酝酿,决定于今年5月起推行“水陆兼管”新模式。夏春雷说,实行“水陆兼管”模式后,对林业养护、河道保洁、河道养护三支队伍实行统一管理,在工作上统筹兼顾。比如河道保洁员将垃圾打捞上来后,不会再堆放在岸上,陆地飘入水域的垃圾也减少了。
围绕区、镇、村开展的一系列文明卫生创建工作的需要,该镇坚持把环保市容绿化工作作为改善环境、提升形象的一项实事工程来抓,不断加大环保市容绿化工作的力度。为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负责人夏春雷采取了三项新措施:首先将各自为战的三支队伍,按照区域分布变为分组作业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部分水陆按统一要求作业,既能使员工相互照应确保安全,也减少互相扯皮或出工不出力等现象;其二是严格管理规章制度,在原有的林业养护、河道保洁、河道养护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水陆兼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按区域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理、赏罚分明;三是与保洁和养护员签订责任书,促使保洁员明确责任,做好工作。新举措给环保市容绿化工作带来了新气象,无论是该镇的奉卫港、宣六港、过凤港等镇村河道,还是沿河沿路公共绿化,每天都有保洁养护人员在各自分管区域梳理打捞。
夏春雷表示,推行“水陆兼管”模式,使宣桥镇的绿化养护和河道保洁养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充分说明在工作中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很重要。他们将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水陆兼管”的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成效,营造优美环境,为文明卫生创建工作争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