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靖利期待不再有“断头新闻”。
“如果说‘网络曝’是盯‘有缝的蛋’,那么纪委则应承担起如何运用常规性反腐手段,保障‘蛋无缝’的制度反腐重担。时下,奢侈品之于腐败已经不再是个别的送礼现象,一条特供官员的奢侈品产业链甚至已经形成。这部分干预,显然不能再靠一般公众去完成。
朱倡俊认为纪委学会鉴别奢侈品仍是“被动反腐”。
“‘悲情’似乎很容易成为媒体的一种选择,在关注弱者时‘贩卖’悲情;在各类电视纪实节目中,讲述悲情;春运了,渲染不能回家的悲情;奥运丢失金牌了,讲述遭人暗算的悲情……悲情似乎无处不在。只是,当‘悲情’成为习惯性‘卖点’时,它的边际效应一定在递减。”
陈方认为关注弱者不应“贩卖”悲情
“弱者的自我压缩,是与强者的自我扩张相伴而生的。与其说这次的铁栏圈乞丐与上次火车站广场的铁栏围‘石凳’一样,是懒政的表现,不如说这是权力的操控欲太强,越过了本该有的栅栏。自愿被圈起来的乞讨者与圈他们的人是有共性的,那就是都践踏了人性,突破了尊严的底线。”
洪信良评论南昌开庙会,认为该圈住的不是乞丐
“‘大学教育者养成人格之视野,是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制教育,非所以施以人’。所以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不是训练各位在某一方面的技能,至少它不仅仅是。而在教育当中应该灌入理想在里头。”
复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表示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
“公交车是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只要没有违背基本规则,任何人均有权享受。在车厢这种环境中,容忍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不舒服、不便,是乘坐公交车、更是公交服务者应有的基本品格。”
廖德凯认为公交拒载拾荒者源于身份歧视
“当今社会,崇尚‘快’而忽略了‘慢’,只争朝夕,不见长远,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一砖垒起长城,‘效率’上去了,‘质量’忽视了,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有毒食品,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民床单’几乎就是一种质量图腾,既彰显了现在饥不择食急功近利的某种社会状态,也树立了稳扎稳打考究质量的典范。”
薛世君分析“国民床单”的走红
“从‘看中了就上’到‘你的肚子是被我搞大的’,从‘叫春’到‘靠重庆’,虽然引起了社会的质疑甚至谴责,但最多也就是道歉了事,结果不了了之。宣传语需要行业规范,需要有关部门宣导和管理,管理部门应当把好关,当好防火墙,不能随意地让恶俗的宣传语充斥街头巷尾。多元文化的社会,更应是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它再有‘肚量’,也不能为恶俗文化藏羞遮丑。”
林轩鹤谈恶俗宣传语冲击社会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