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多次报道,一些居民小区停车库内,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时间过长,导致充电器电子元件短路,引发自燃,并殃及停车库内他人寄放的电动自行车……读后感触良多。
由于油价上涨、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很多市民将目光从汽车转到了方便、简捷、环保的电动自行车上,再加上近日春暖花开、气候适宜,促使电动自行车热销,生意好的时候热销款的电动自行车还要提前预定。据说,眼下约有2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行驶在申城街头,足见购置电动自行车方便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
为了免去携拎沉重电瓶上下楼充电的辛苦,不少小区业主都愿意将电动自行车放在居住小区的停车库内充电;而物业管理站为了帮助车主解决这个难题,均在停车库内安装电源转换器,不论白天、黑夜,车库管理员均可以有偿地代为车主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这种做法,似乎让双方都得益了。殊不知,这样做有一个安全问题,就是不少业主晚上回家,就将电动自行车推进停车库内给电瓶充电;往往直至次日早晨由车库管理员拔下电源。一辆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充电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甚至更多,其中暗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据电动自行车商店销售人员介绍,电动自行车电瓶充电一次,一般最多充电七八小时就足够了;而个别车主却认为电瓶充电时间越长越好。其实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器内电子元件过热,有导致充电器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充电器内线路短路就会出现火花,继而酿成火灾。有关报道也提醒电动自行车车主,尽量不要把充电器携带在车上,若行驶途中遇到路面颠簸,导致充电器内部发生短路,再次充电时可能引发自燃;充电时充电器应放置在比较容易散热的地方,以防止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器过热引发火灾;与此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在下雨天积水路段行驶,以防止电动自行车电机进水,充电时短路着火……
如今,停车库内这种几乎在无人看管状态下电动自行车充电情况也存在许久了。建议小区物业和电动自行车车主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采取定时充电,专人看管,以消除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