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头饼:在细火慢烘中闻见时光的清香

  上海地区,尤其农村地区,很早就有制作和食用草头饼的习俗,有“立夏吃草头饼可以让人不疰夏”的说法。如今,这道农家点心早已超出了补给体力的功效,多了几分田园诗意的承载。

  □见习记者 赵一苇

  摄/通讯员 陆蓓蓓

  草头,学名“苜蓿”,生长于春耕备耕时节,口感鲜嫩,枝叶单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草头是田间地头唾手可得的食材,以草头为原料制成的草头饼是上海一道特色的农家点心。

  上海地区,尤其农村地区,很早就有制作和食用草头饼的习俗,有“立夏吃草头饼可以让人不疰夏”的说法。草头饼被煎至金黄的表皮下,是糯软而不黏牙的糯米,夹杂其中的草头碎末散发出阵阵清香,一口下去,咸香清甜。草头饼可以当做日常点心餐饭,又尤其适合作为农忙时节田间地头充饥补充体力的食物。如今,这道农家点心早已超出了补给体力的功效,多了几分田园诗意的承载。

  在2020年海派农家菜擂台赛中,来自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愚园农庄的草头饼从200多道美食中脱颖而出,获评10大特色农家点心。 在毛桥集市小吃街的一间小铺里,本地阿姨们每天都在这里迎接八方食客。祝阿姨是这间铺子的“主力”。祝阿姨从小就是做菜的好手,喜欢研究烹调技艺,在坊间小有名气。2年前,毛桥集市开业,优先招聘本地村民,她从乡亲们那里听闻消息,便毛遂自荐,应征上岗,和其他阿姨一起,打理这间集市小铺。铺子以制作千层饼、甜咸饼、草头饼、火靠等特色华亭小吃为主,草头饼是她们的招牌之一。

  草头饼的制作工艺并不难,海派农家菜擂台上也涌现了不少草头饼的“身影”,但唯独华亭的草头饼脱颖而出,这其中自然离不开阿姨们对制作工艺的琢磨和优化。“切草头,揉面粉,下锅炸”,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三部曲”,阿姨们通常会先十分细心地将草头洗净,挑选优质的部分,加入适量细盐,把草头揉“熟”,然后再将其切碎;另外,把准备好的糯米粉揉匀,搓成糯米团,放入锅中用清水煮熟。经过阿姨精心挑选的、几十年来坚持使用的嘉定黄渡糯米粉是让草头饼软糯不黏牙的关键;随后,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糖和盐,与切碎的草头一起拌匀,再放入煮熟的糯米团揉搓,使其与草头混合均匀;之后,按照一定的分量标准,将草头糯米团切成小块,压平,下油锅过一下油,定型后,舀出放凉,使用的油为菜籽油;到这里还只是半成品,待到有食客点单,阿姨们会把过油放凉后的半成品拿出来,用小锅一个一个小火烘熟,到体积明显变大,表面色泽金黄,即为成品。这样做虽然多了许多工序,生产效率也不高,但能保证堂食客们可以吃到热气腾腾、新鲜香脆的草头饼。

  慢工出细活,似乎成了当下快节奏的时代里难寻的奢侈品。不妨到上海最北端的小镇享受田园风光时,放慢脚步,在草头饼被烘熟的那几分钟里,闻一闻属于时光的清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草头饼:在细火慢烘中闻见时光的清香
闵行正义园艺生产基地让云南水果“落沪”
东方城乡报新农村A08草头饼:在细火慢烘中闻见时光的清香 2020-12-29 2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