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全面推开粮食作物 完全成本保险试点
据河北省财政厅透露,在去年30个产粮大县推行冬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河北财政在全省86个产粮大县全面推开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工作,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保障粮食稳产增收。在灾害面前,农业保险就是农民的“定心丸”。随着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户风险保障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家财政部牵头研究制定了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提标政策。今年,河北财政将完全成本保险在原来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覆盖全部农业生产成本。
新疆:多举措
防止因疫返贫致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分析研判形势,对下一步“三农”重点工作特别是应对疫情影响作出专门部署。为防止因疫返贫致贫,相关部门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全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人口的监测预警,优化识别纳入程序。针对不同的返贫致贫风险,综合运用11项帮扶措施,全面覆盖所有监测对象。纾困政策坚持就近就地就业与有序转移输出就业相结合,持续扶持帮扶车间发展,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特色乡村产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公益岗位管理,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规模。
广西:落实严格管控类
耕地种植结构调整
广西积极开展严格管控类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工作。目前,该区近93%的严格管控类耕地实现种植结构调整,将建设种植结构调整集中推进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调整工作开展。示范区建设遵循因地制宜、效益注重、统筹考虑“三个原则”。各地结合本地条件,选择适宜本地土壤、气候等客观条件的作物;深入本地分析市场需求,了解群众意愿,力求选择既能达到结构调整目的又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作物品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严格管控类地区将种植结构调整与乡村旅游、土地流转等政策及发展方向结合起来,达到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江苏:积极探索政企联合
补短板机制
近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关于公布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第一批列名联系农机企业名单的通知》,探索建立列名联系农机企业制度,公布第一批61家列名联系企业名单,推动政企联合精准补短板,共同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政企联动,产业联合,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二是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努力推动政策创新。三是精确定位,研发供给,力争实现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