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丹 记者 王平
奖学金,它是对学子们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的褒奖,更是对后学者的鞭策和激励。近日,外灶村举办第八届奖学表彰会,对今年取得优秀成绩的学21名学生发放奖学金,勉励他们在新的起点上奋发图强、成长成才。
“未来乡村的建设离不开人才,想要发展得更好,就必须要重视教育,我们发放奖学金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勤学奋进,将来成才后能够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外灶村党总支书记汪敏说道。
崇文好学一直是外灶村的优良传统。2015年,外灶村党总支提出对于村里一些学生给予奖励的制度,在激励优秀学子的同时,在全村上下营造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这一想法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经过外灶村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外灶村“村级奖学金”项目落地,被写入村民自治章程。2018年,村民代表大会又再次表决通过,对原有奖学金制度进行细化升级,将考入全日制本科的外灶村在籍学生一次性奖学金由600元提升至1000元,并新增对全日制研究生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8年来,该项目共表彰全村研究生8人,本科生151人。
外灶村作为书院地区最早的地下党支部所在地,有着良好的红色火种传承。多年来,外灶村传承红色火种,发扬文脉,特别是近几年,外灶村党总支、村委会十分注重村庄特有的文化底蕴,重视文化传承,并以此转化为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外灶村还打造了“985-211牌楼”,这个牌楼总高9.85米,门洞宽2.11米,牌楼迅速成为外灶学子网红打卡地。“无论是表彰活动,或者是这块牌楼的打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让村里的学子心中埋下一颗家乡的种子,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讲好外灶故事、传播外灶声音。”而这种活动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些学子,今年疫情期间,村里多位曾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们第一时间主动报到,参与到村里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中来,积极承担核酸采样(辅助)、秩序维护、物资转运、宣传引导等工作,有效地补充了外灶村疫情防控一线力量,充满活力的青年身影也成为外灶村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如今,外灶村正在积极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人才带动乡村振兴,也是外灶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更多的外灶学子在新的平台上,学有所成,有用所悟、学有所用,在外灶村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巨大机遇中实现外灶村人才振兴,一同描绘外灶村美好蓝图。”汪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