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冬奥会和冰雪旅游的带动下,大批冰雪爱好者来到湖北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赏雪景、堆雪人,体验冰雪运动,让这大山深处热闹非凡。这个“试验区”横跨三个县级辖区,曾是矿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荒烟几家聚,痩野一刀田”是对“百里荒”贫瘠程度的深刻描绘。近年来,当地大力挖掘乡村“宝藏”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畜牧产业,不仅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还带火了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发展, “百里荒”正加速实现“百里旺”。
背靠“大空调”巧吃旅游饭
闫凤娥是土生土长的百里荒村人。她说,家门口是进出“百里荒”的主干道,由于山高路远、坑多弯窄,以前过往车辆很少,以至于有车辆路过家门口,靠听发动机声响就能判断出是村里的哪户人家。
“百里荒”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过去因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正因如此,当地原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得以保留,加之“百里荒”夏季气温凉爽、空气新鲜、少有蚊虫,是难得的天然“大空调”,有开发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
2013年前后,当地大力推进百里荒旅游度假区建设,并将旅游扶贫方案融入度假区发展规划之中。修建旅游公路、布局通信网络、构造旅游链条……随着一项项旅游度假基础设施逐步完工,前来“百里荒”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创业和就业机会。据统计,在“百里荒”,村民开起的农家乐或民宿有近200家,提供800个以上就业岗位。
精耕“老产业”挖掘“新价值”
“百里荒”山大人稀荒地多,村民有养殖牛羊的传统,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之地。为此,百里荒度假区开发单位牵头成立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公司+合作社+中心户+贫困户”模式,面向市场精耕畜禽养殖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在宜昌市夷陵区中洲山村,农民谭洪波没有经营农家乐,而是开起了养殖场。他说,经过七八年的经营,谭洪波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中心户”,还带动周围1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羊致富路。
谭洪波说,如今养羊不仅可以卖羊肉,还可以做放羊体验活动,当畜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时候,可以挖掘出更多的附加值。
“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每一项都可以精耕深挖,与传统的农业相结合。”湖北百里荒旅游集团董事长钟安荣说。蹚出一条守望绿色家园的小康之路离不开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特色产品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如今,“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南垭贡米”等一批特色农牧业品牌涌现,农田正变成景区,种田也变成旅游体验。
打造“样板区”加速“百里旺”
“百里荒”加速“百里旺”引人关注。在宜昌市夷陵区、远安县、当阳市三地合力推动下,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2022年2月,宜昌市夷陵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启动,众多开工项目中,投资35亿元的宜昌百里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格外引人注目。
融合之路催人奋进,乡村振兴期待作为。“我们作为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核心村,将通过5到10年的建设,打造旅游产业引领、新兴产业聚集、生态环境一流、经济活力十足、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百里荒村党支部书记闫志说,只要路子找对了,小康的大美画卷必将徐徐铺开。王自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