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新主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西宁“热土”带来乡村新希望

  2021年2月,《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正式出台。“三乡工程”撬动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带动了一批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

  □鱼昊 潘玲

  在青海省西宁市,“云谷川印象小镇”“十里塘坊”“日月山下二十四庄廓”等成为新的市民下乡目的地、网红打卡地;培育高素质农民2479名,3200余名能人回乡返乡创业,7个创业项目在青海省创业创新大赛获奖……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探索路径变得愈发清晰,这背后,得益于2021年2月,《西宁市实施“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的正式出台。

  市民下乡,激起乡村一池春水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上山庄村,有着紧邻西宁城区的一片花海景区。自2017年建成运营以来,上山庄村花海通过“企业+贫困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立了“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为周边120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年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随着“醉美乡村上山庄”旅游品牌和“赏醉美花海”等一系列旅游产品的推出,上山庄村凭借花海经济开始腾飞,循着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上山庄村村民张恒成原本在外打工,得知家乡搞了花海旅游,他选择返乡开办了农家乐。如今,张恒成的农家乐生意非常火爆。不少游客趁着周末,带着家人一起来这里休闲度假,饱览四季美景。张恒成告诉记者,游客大多是西宁市民,他推出的特色菜品很受欢迎。

  乘着“三乡工程”的东风,在高原古城西宁,一个个人才、一批批能人陆续下乡、返乡创业,一圆创业梦。而对亟待繁荣的乡村而言,也找到了发展腾飞的翅膀。

  能人回乡,激活入乡创业热情

  “三乡工程”中,市民下乡看什么玩什么买什么?这是西宁市湟中区甘河滩镇副镇长哈生芳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最终她把目光投向了甘河滩镇页沟村的赛纬农场,这个由能人返乡创办的集养殖、种植、餐饮、农村旅游观光、亲子自然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市民下乡提供了好去处。

  初秋的赛纬农场,满目苍翠,风景秀丽,小猪仔在圈里跑来跑去撒欢儿;林下散养的土鸡正低头觅食;食客正在大棚里采摘新鲜蔬菜加以烹调;闲逛的游客在村史民俗馆里追忆往昔农耕岁月;小朋友从鸡舍里摸出母鸡刚下的鸡蛋……距省城西宁仅30公里的赛纬农场,正以其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良好的体验成为市民下乡的新选择,农场开展的自然教育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亲子家庭参与。

  在初期几年的发展中,赛纬农场从产业带动、就业保障、流传土地等几个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扶贫效果。在今年西宁市开展“三乡工程”的背景下,农场负责人孟庆达不断思索怎么才能吸引更多市民下乡来游玩和消费,怎样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产品”。

  自然教育是农场的新选择。芒种时节,一帮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农场工作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去山上的鸡舍体验捡蛋、抓鸡。还认真学习土豆播种,亲手种下,亲手画上标识,写上自家的名字。随着秋天的来临,他们即将收获溜圆的土豆,感受丰收的甜蜜。

  “通过我们的‘共享农场系统’,他们回去后可以通过线上实时查看作物生长情况,这一点深受大人小孩儿喜欢,增加了客流,也使农场的蔬果肉蛋等产品销售有了大幅度提高。”孟庆达说。

  企业兴乡,反哺乡村助力振兴

  在西宁市城北区小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4个年轻人正讨论如何依托自己的草莓产业做“乡创平台”。作为公司负责人之一,运营总监孟庆达告诉记者,搞“乡创平台”这个想法是他们谋划很久的方案,打算今年夏天具体实施。

  “我们4个都是青海人,以前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聚在了一起,很幸运能遇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现在我们一起创业,搞乡村振兴。”孟庆达介绍,青海省小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在这个平均年龄38岁的创业团队,大家携手创建新型现代农业,实现共同理想。

  在城北区政府的帮助下,孟庆达和他的团队流转了200亩土地种草莓、做农业科技产业示范项目,同时,他们还规划着下一步草莓园发展壮大的“蓝图”。

  “传统种植和销售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现在不愁销路,甚至会供不应求。我们要做科技农业,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生产和包装,最重要的是依靠草莓园发展第二、三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流量,为乡村振兴打基础。”经过考察,他们还准备将观光旅游、草莓“周边”、沉浸式体验、体育活动等项目融入进来。

  孟庆达坦言,他看好青海农业,认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无限,对未来发展十分有信心。他和他的团队在这条路上会一直走下去,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振兴家乡经济。

  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车向贤表示,下一步,西宁市将深入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培育壮大休闲度假、农事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体验等新产品、新业态,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加快田园综合体生态农庄等项目建设。同时,把营造良好的置业创业环境作为感召能人回乡的关键措施,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支持能人回乡创业和参与“三乡”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组建“宁人回乡”联络站,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有意愿留在农村的“土专家”和经纪人。

  “我们将设立‘三乡工程’专项奖补资金,对推进‘三乡工程’中成效突出的经营主体予以奖补支持。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形成企业兴乡、资金回流的良好局面,让乡村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车向贤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专题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西宁“热土”带来乡村新希望
万亩玉米有了“田管家”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B03西宁“热土”带来乡村新希望 2022-03-15 2 2022年03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