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东方社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服务”要做到“家”
  □小王

  前几日准备带母亲去就医时发现医保手册上已被写满,之前所能更换的社区事务中心离家较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小区内新挂牌的“家门口服务站”询问,没想到这里登记信息后可当场更换,几分钟就拿到了全新的医保手册,省却了不少麻烦。

  “家门口服务站”的成立很新,但把服务提供到百姓家门口的理念却由来已久。不出小区的服务便捷高效,百姓自然有需求,但服务下沉布点增多肯定会给管理者“添麻烦”,逻辑很简单,管理者总比老百姓有办法,只有服务的提供者不怕麻烦想办法解决麻烦老百姓才能少麻烦。

  从居住证办理、医保卡换发到量血压、磨刀、理发,到读书看报、调解纠纷,甚至是珠宝鉴定,家门口服务的清单不断延伸拓展,服务理念的践行不是停留在嘴上的话语,而是粘连无数细节的行动。

  建立社区为老服务驿站,使居民“家门口”的服务更加贴心。老人足不出户,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日间照料、紧急呼叫、送餐、家政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功能的社区为老服务项目。建立便民商圈让“家门口”的生活更加便利。在社区内,你步行5分钟可到达便利店,购买到你日常各种所需用品、蔬菜、水果;你再步行10分钟,便能在社区内找到餐饮店、药店、储蓄银行、便民理发店、洗衣店。建立社区公共娱乐场所使“家门口”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人们可以在休闲广场上健身,小孩们嬉戏玩乐,图书室内可以阅读,依托老年大学,开展健康养生、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日常身体健康检测。

  凡此种种,只要把服务做到了“家”,老百姓自然也就真切的有了“获得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人物
   第A03版:一周
   第A04版:健康
   第A05版:东方绿墅副刊
   第A06版:倾诉
   第A07版:初恋
   第A08版:写作
   第A09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A10版:视觉
   第A11版:民生
   第A12版:浦东
“点单式公益服务”助力创新社会治理
“家门口服务”要做到“家”
“周浦杯”上海市青少年手球锦标赛落幕
浦东作家进社区讲述居民身边事
东方城乡报东方社区周刊A09“家门口服务”要做到“家” 2017-11-17 2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