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半年养一头猪亏损200块
在全国百强生猪出口县中,湖南浏阳排前五,而2012年的养猪业却面临着大面积的亏损。
养猪散户张忠平,50岁出头,他与老伴住在浏阳普迹镇普泰村的一栋两层楼房内,照料着一百多头生猪,而11月4日,正是其中7头生猪出栏的日子。老张对检疫员苦笑着说:“每头猪又亏了一两百。”
张忠平算了一笔账:“6个月前,一头猪仔进价400块,每头猪要消耗饲料800斤,饲料价格涨到每斤1块8,饲料钱就要花1440块,再加上几十块钱的零碎花销,每头猪的成本算1900块。现在出栏的生猪大概240斤重,每百斤生猪价是712块,一头猪只能卖1710块。也就是说,不算劳动,每头猪还亏200块。我进的一百多头仔猪里,还死了十几头,这里又是好几千。”
虽然猪仔价跌了一半,但张忠平并不肯定自己还养不养猪。“猪仔跌了,但饲料还是贵,生猪出栏价如果不涨,最多也是持平,难道又白忙半年?”“我也在想,是不是这段时间先不做了,以后再看。”张忠平心里有些疑虑,“做,怕亏;不做,万一涨了,自己又只有后悔的份。”
●养猪“就剩下费事了”
农业部数据显示,从10月第2周开始,猪肉价格已经连续4周小幅回落,累计降幅为2.0%,10月份猪粮比价为5.92:1,在6:1的盈亏点之下。而从11月8日的报价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市生猪价格在7元每斤左右,广西、浙江等地生猪批发价跌破7元,山东部分地区则已跌破6.5元甚至接近6元每斤。
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猪农发现自家圈里的猪已经“白养”,甚至“越养越亏”。河北保定的猪农沈易昌原本最热衷的就是伺候家里养的两百多头猪,然而最近他却满脑子想着怎么处理掉这些“累赘”。“本来养猪是为了赚钱,现在可好,就剩下费事了。”
沈易昌说,按照年中的价格,每头猪的盈利应在700元到800元,可按现在的肉价,一头猪账面上堪堪打平。尽管现在猪仔价格已经跌到240元一头,玉米价格也已连续6周下跌,但沈易昌仍下定决心减少存栏。“天气再冷一些,猪肉或许能好卖点。除非看到好苗头,否则绝不补栏。”
●行情“猪周期”缩短 “养猪”变“赌猪”
张忠平和沈易昌面临的“两难”并不是个别现象,浏阳市普迹镇卫监分所工作人员黎特成说,“现在说是养猪,不如说是‘赌猪’。”在他工作的四五年里,他每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养猪户打交道,“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赚,什么时候会赔。近年来,想通过养猪赚钱是越来越难了。”
黎特成记得,2008年的高位,每头猪能赚上五六百块;2010年上半年跌到谷底;2010年5月份开始反弹,然后一路高歌猛进,直至演绎成2011年年中那波飙升的行情;再到后来,生猪价格一降再降,摆在养猪户面前的,是大面积的亏损。“感觉2008年前,还有钱赚,现在一下猛涨一下猛跌,即使有些人稍微赚到一点,下一波又全部赔进去了。”
“其实这样的猪周期,在中国常年存在。”湖南百宜原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建军说,“近年来,猪周期的循环时间越来越短。以前猪周期循环一次大概是5年,现在已经逐渐缩短至两三年。由于猪仔从入栏到出栏,一般是六个月,不长也不短,是一个相当尴尬的时间长度,越来越频繁的低谷,越来越难以把控的浮动曲线,无疑是对养猪户沉重的打击。”
●中小养猪场年底或迎来集中洗牌
“猪周期的缩短,一是在目前国内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散户无法控制风险,政府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浏阳的生猪出口量减少;第三,欧美生猪进口比例上升,加剧国内生猪市场的复杂程度。”彭建军分析说,“对散户而言,行情不好时可以不养;对养猪大户而言,由于规模化养殖以及免疫系统的规范,在成本上能得到相对有效的控制,但一些中型养猪企业,在面对原料和人力成本高企的低迷期,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底。”
“我们预计今年年底,浏阳养猪行业会出现一次较为集中的洗牌,可能将有更多中小规模的养猪场倒闭。从行业角度而言,随着洗牌的结束,可能会推进生猪养殖行业的集中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初步估计年底之前,生猪收购价会微涨,不过明年的行情比较值得期待。” 吕琳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