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社区·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边走边悟·405~~~
边走边悟·405~~~
边走边悟·405~~~
边走边悟·405~~~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边走边悟·405
落地要稳
  乘过飞机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他们担心的不是飞机起飞和在高空飞行,而是降落的那一刻。直至飞机平稳地降至跑道,一颗悬着的心才落地。这就应了这样一句话:飞机不在飞得多高多远,关键在于降落是否平稳。

  人生也大抵如此。生前所作所为固然要紧,但收尾是否完美更为重要。绝大多数人的辞世是正常的,可谓平凡一生、“平稳落地”。但也有不稳的。

  极端的“不稳”要数林彪的机毁人亡。他一生戎马,照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最后因抢班夺权阴谋败露猖狂出逃,结果摔死在温都尔汗,遗臭万年。

  有的是晚节不保。如陈独秀、王明、张国焘等,前半生不错,也曾追随共产主义,但后来站到了革命的对立面。演艺界也有不少“半途而废”的。有的演唱家很有才华,本应有更高造诣,但后来经不起诱惑,或吸毒涉黄,或涉黑涉财,结果锒铛入狱,或从此悄无声息。有的是以非正常方式“落地”的,如遇车祸空难、急病暴亡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和灾难等,这种人的“落地”方式也不能算“平稳”。有道是“入土为安”、“盖棺论定”。但也有“入土”仍未安,“盖棺”论不定的。这样的“落地”也不算稳。

  之所以比较注重“落地”是否“平稳”,在于“落地”是人的最后结局,是留给人们最后的印象。从心理学说,人们一般对两种印象最为深刻。一是刚开始时,如作家的处女作、成名作以及企业早期的品牌产品等,因为最早储存在头脑里的东西较难忘记,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优势。再一个就是最后的印象,即最后到头脑的储存库报到的东西、新近发生的事情,也是不容易忘却的。而介于两者中间的事情,一则时间跨度长,二来期间内容多,也就留不下多少记忆了。两种深刻印象,前者被称为“首因效应”,后者则叫做“近因效应”。就其重要性而言,两者不相上下,但在一定意义上说,“近因效应”似乎要更深刻些。

  飞机是否平稳落地,除去飞机本身的原因外,驾驶员的技艺是否高超非常重要。而人生要实现“平稳落地”,也必须做到几点。首先是要加强修养,如同机械的例行保养。就常人而言,常怀一颗感恩心、知足心,不贪不腐,且力所能及地乐善好施,多积点德即可;对高层人士而言,要求可能再高一点。其次是选择好“落地”时机。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人无法确定自己的末日。但尽量不要到该告别时仍“赖”着不走,让后辈一起受累。有句戏言说得不错:“所谓生老病死,就是生得要好(即不要先天不足),老得要慢,病得要晚,死得要快”。之所以死得要快,不只因“长病无孝子”,更因当事人没质量地活着已无生命意义,这也可视作另类的“落地不稳”。

  陆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本埠一周
   第A03版:娱乐现场
   第A04版:倾诉情感
   第A05版:初恋情感
   第A06版:影视艺林
   第A07版:民生综合
   第A08版:广告
   第B01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B02版:社区·关注
   第B03版:社区·视点
   第B04版:社区·图说
   第B05版:社区·旅游
   第B06版:社区·浦东
   第B07版:社区·禁毒
   第B08版:社区·副刊
崇明蟹偶记
书画装裱之我见
柳条喜鹊图
落地要稳
东方城乡报社区·副刊B08落地要稳 2012-02-10 2 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