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蕴藏在他们所创造的物与事当中,书法就是其中之一。书法的功用,不只是文字的表现形式,不只是书写和记录,也不只是艺术和修身养性的方式,还可以警示着我们拥有的人生姿态。
我儿子七岁开始学书法,每次,我陪伴着儿子,从万祥乘车到惠南镇黄圣斋老师住处学练毛笔字。儿子从一点一横、一撇一捺、描红、临摹等开始学起,枯燥、重复的周复一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学着练着,从毛笔字四级考至七级,参加了中国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国青少年书法比赛、王羲之书法大赛、扬州八怪书法大赛、世界网络书法大赛等十余次书法大赛,均获得一等奖或金奖。儿子所取得的成绩,陪伴着父母的辛劳与欣慰,也体验了八年学练书法的人生苦乐。
楷书如做人。《辞海》中说,楷书“形体方正,笔画正直,可作楷模。”楷书之所以规矩整齐,是因为一笔一画的正和直。丝毫的懈怠、点滴的私心、细微的利诱,一旦丧失了正和直,方正的形体也就不复存在,楷模也就无从谈起。
人的一笔一画,就是一言一行。一句话说出来、一个举动亮出来,就是在书写人这个字。看似简单的“人”字,在无数话语和行为的组合下慢慢成形,就是你的品德和为人。无须比较其他,以楷书为样板和典范,比照正直和方正,自然成人。
篆书如做事。做人是通过做事来体现的,人做好了,事自然没有问题,换一句话来说,在做事的细枝末节里,无不蕴含着做人的因子。
篆书庄严、精巧和严谨,书写时要郑重、细密与用心。笔画显粗细划一,运笔的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章法和布局排列整齐,疏朗有致,有纯净简约之美。说的是篆书,已然就是做事应有的态度和风范,凡事均秉承公正、公平和合理的原则,不分彼此、不分尊卑、不分高低,同等认真对待,以细节处的圆转达成规整纯净。
行书如思想。思想是自由奔放的,如同水,其美在于自由和奔放,也祸在自由和奔放。
行书的要义,正是告诉你在行云流水中如何掌控能力。从楷书的严肃、端正和限制中脱身出来,像风筝一样放飞,却又线在手中,在一定的空间时间享受自由的状态。用书法行话来说,就是“纵得出,擒得定,拓得开,留得住”,不流于放纵和疯癫,失了初心和原形,在活泼中稳定和平衡,有放有收。
如此的思想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能识别,有美感,耐品味,现力度,可传承,动静皆相宜,拿得起,站得住。
隶书如生活。生活各有各的形貌和色彩,无须一致。所追求的无外是富足、快乐和美丽,这恰恰是隶书的表现。字形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富态之相;撇、捺、点等又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在庄重中又不乏轻灵和精巧,像昂扬的蚕头和俏皮的燕尾,正所谓“蚕头燕尾” 之效,时而一波三折。
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经历过波澜起伏,只要放松心态,大胆面对,始终积极向上,美好而又富乐的画面必将成真。
草书如愉悦。最无约束和限制的,当属心情,喜怒哀乐,随时随地,任性放达,草书最能代表。温婉矜持,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张放有度;疯狂豪放者,则活泼飞舞,奔腾放纵,驰骋不羁,一泻千里。郁结之怀也好,纵横之志也罢;激越之情也好,怒发之火也罢,尽可随兴而至,只求快意。
笔走龙蛇处,水自激荡时,愉悦自生,一切皆可放下,皆可舍弃,皆可无视。由繁入简,只取愉悦,这是心情的妙处,也是草书的高妙。
书法诸体是不是巧妙智慧地对应着我们人生的姿态?不要贪求,别走邪路,像书法一样生活,人生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