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浦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迎古镇复兴
高桥镇艺术年以“礼赞改革开放40年”收官
■古镇高桥一景
  日前,浦东高桥镇“礼赞改革开放 喜迎古镇复兴”2018高桥镇文化艺术年闭幕式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工作生活在高桥的人们,倾情演绎了高桥发展的新篇章。在值得纪念的日子,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高桥人信心满满。

  □记者 康晓芳 通讯员 刘玥玲

  “继承和发展并驾齐驱。古镇的过去和现在、未来,魅力无限。”

  据了解,改革开放40年来,从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贸区的发展,记录了古镇新城的旧貌新颜,勤劳的高桥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砥砺前行。

  为了展示取得的成绩,高桥镇以艺术年闭幕为契机,为百姓回顾展演改革开放40年古镇文化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当天,非遗项目高桥太极拳,一出场就技惊四座;一首《高桥我爱你》道出了竹林小学莘莘学子“清溪吾故里 学子寄深情”的无尽思绪。

  再造复兴,文化先行。

  琴声悠扬,裙飘带舞,弦乐舞《锦绣高桥》秀出了舞者的心声;《拆违在路上》,文明路上你我同行;舞蹈《绣》一针一线诉春秋,一娉一笑显温柔,展现了绣娘们一生一世的坚守。情景朗诵剧《梦圆高桥》诉说着高桥的历史沉淀和浓墨重彩的印记;《再一次出发》以话剧形式反映了高桥人面对新的时代赋予的使命,勇于担当、坚定不移的精神。其中讲述了“高桥爷叔文化志愿社”经过一年来的培训、实践和磨炼已然有了生力军的模样,而新生的“书集”概念书店也成了新的志愿服务点,新基地的授牌代表着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始。

  高桥古镇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临江濒海,扼长江和吴淞口之咽喉,历来为军事要地和滨海重镇。上海开埠后,多受海派文化影响,古镇建筑中西合璧,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桥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浦东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这里集中了上海浦东超过三分之一的名胜古迹、名宅故居,同时也是浦东“三刀一针(泥刀、菜刀、剪刀和绣花针)”的发祥地。坐落在古镇西街139号的黄氏民宅,建于20世纪初,现为“高桥绒绣馆”,陈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作品。

  浦东新区区委对高桥镇党委、政府长期以来在文物和非遗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有关领导表示,高桥镇作为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有着很好的文化基础和底蕴,不论是永乐御碑、仰贤堂、钟氏民宅,还是上海绒绣、高桥松饼、本帮菜和龙身蛇形太极拳,都有强烈的辨识度,具备传承发展的内动力。它们不仅是高桥历史文化积淀,对于浦东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如何更好地推进浦东基层单位做好文物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增强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意识,助推了高桥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高桥党委政府表示,“古镇再造·高桥复兴”、“ 高桥人将继续乘着改革开放40年的春风,乘风破浪,扬帆筑梦,驶向美好的彼岸!祝福高桥的明天更美好!”今日高桥像一只壮志凌云的雄鹰,充满自信、振翅高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言论
   第A03版:动态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种植
   第B08版:养殖
高桥镇艺术年以“礼赞改革开放40年”收官
浦东农委全力以赴做好农民增收工作
唐镇金枫居委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水泥森林”中的田园生活梦
东方城乡报浦东A07高桥镇艺术年以“礼赞改革开放40年”收官 2018-12-25 2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