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缸就适合懒人,是忙碌生活中的一抹阳光。”一个养鱼博主很喜欢用生态缸养鱼治愈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这种养鱼方法特别适合我这样的懒人。喜欢花花草草,很早就被‘种草’了,2022年8月‘拔草’,本来是养一缸水草,小鱼只是点缀,后来买鱼上瘾,草缸作为点缀,阳台有植物、有鱼、有猫,真的很解压,因为平时工作压力大,这些东西光看着就很治愈,喜欢在阳台露营,特别是夏天的夜晚,鱼缸放上水泵,灯光点缀,潺潺水流,撸猫弄鱼,很解压。”
什么是生态缸?一百个“缸佬”有一百个答案。简单来说就是构建一个封闭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更质朴但不科学的说法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家愉快地在一个缸里游来游去……
正经来讲,生态缸,也称为生态鱼缸,是一种闭式人工微型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原理构建,包含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这种系统不仅提供了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阳光和水源共同作用,还能让我们更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巧夺天工。通过观察鱼类的运动和生活习性,感受小动物的力量与美丽,生态缸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让家更温馨更有趣。
此外,生态缸里的热带鱼体态奇异、五光十色、绚丽多姿,被誉为“活的诗,动的画”,人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欣赏、饲养、制作得到美的享受,有利于提高精神享受,促进文化消费。饲养生态鱼缸里的热带观赏鱼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技术,老年人饲养热带鱼,可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工作紧张的人,通过饲养热带鱼,也可以缓解疲劳、放松精神,有助于身心健康。
“生态缸是不分年龄的一种冷门爱好,小到十几岁大到五六十岁都有。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它会改变你的很多生活方式,比如会比以前更勤快因为需要勤打理。”一位生态缸爱好者说。
想要“入坑”生态缸,打造一个可以近距离观察的微观小世界,一些精力和小技巧必不可少。
制作生态缸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鱼缸、水草、景观石、沉木、营养土、过滤器等材料。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鱼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水草和底泥,如前景草、中景草等。
然后,设计好鱼缸的景观布局,包括水草的种植位置、景观石的摆放等,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进行。在鱼缸底部铺上一层能源沙或营养土,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一步对于生态缸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根据设计好的布局种植水草,可以选择不同的水草种类,如前景草、中景草等。水草的选择应根据其生长需求和适应的环境条件进行。
其次,在生态缸中添加鱼类、虾类等生物,以及可能需要的螺类等。根据生态缸的大小和生物的需求,合理搭配生物种类和数量。安装过滤器以维持水质清洁,并安装适当的水草灯以促进水草的光合作用。过滤器的吸水口应加粗砂网,防止吸入小石子,加氧器最好埋在石头下,注意中间要有空隙,不要埋得太多,否则加氧器很容易被堵。
需要注意的是,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是保持生态缸稳定运行的关键,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生态缸。
要保持生态缸的水质清澈,就需要定期更换水、控制喂食量、种植水生植物、定期检查水质、控制光照时间和定期更换生物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每隔1—2周,需要将缸内水的1/3—1/2进行更换,这样可以将水中的代谢产物和残饵等污染物排出,保持水质的新鲜和清洁。
同时,需要根据生态缸中生物的食量来合理控制喂食量,避免喂食过多,造成残饵和排泄物的积累,从而污染水质。也可以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帮助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在生态缸中种植适量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的透明度。
当然定期检查水质必不可少,这可以帮助了解生态缸中水的污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使用水质测试盒、pH试纸等工具来检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在正常范围内。
生态缸中的光照时间也不宜过长,过多的光照会增加水中藻类的繁殖速度,导致水质变差。因此,需要控制光照时间,适当遮阴或使用LED灯等低光害照明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缸中的生物会死亡或生长过快,导致水质恶化。因此,还需要定期更换生物,保持生态缸的平衡。
(综合自百度、果壳、淘宝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