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在建高标准农田
超过1900万亩
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全省今年在建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超过1900万亩、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创历史之最。经过多年来共同努力,该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为全省粮食连年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在今年抗旱保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省高标准农田做法连续三年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连续四年全国领先。今年,全省在建高标准农田项目主要包括去年结转项目、灾毁重建项目、今年新建项目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等4类项目,总面积超过1900万亩。目前,去年结转项目已全部完工,今年9月底将全部完成验收工作。全省灾毁农田恢复重建项目共572万亩,目前已完成58%。今年全省有756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工程进度已达40%。其中,漯河和开封进度最快,分别达87%、82%。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该省将在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规划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总投资3000—4000元。今年,将在新乡和周口各开工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广西
启动乡村产业振兴
“头雁”培育五年计划
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从今年开始,广西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千雁万群”“头雁”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创新采取4项举措,每年培育700名国家级“头雁”和2000名自治区级“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3000名以上国家级“头雁”和万名以上自治区级“头雁”,打造一支与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其间遴选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3所优质高校,结合学员学历、技能水平、从事产业类型等,实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模式,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通过“战训一体”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