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麟 李芸聪
“那场冰雹,让我和很多小伙伴挂彩了,有点疼,养我们的农户更心疼……请别嫌弃一颗受伤的桃子。”在北京某超市内,令人耳目一新的海报标语和一旁货架上外皮受损的“雹伤桃”,引起往来市民的注意,以致上架后半日内几乎售罄。
这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助农营销案例。以桃子的“口吻”和路人“对话”,让大家了解农民的不易,认识到买桃子的过程是实实在在的助农过程,赋予了这次消费特别的意义。
此次“救援”桃子的做法,为全国受损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思路。贴近化的表达能够激发更多助农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的爱心不能被滥用。唯有严守产品质量关,给予消费者价格合适、有保障的产品,才能让爱心助农持续下去。(摘编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