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新主体·各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方案例

  北京:将完成市级乡村 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

  近期北京启动一期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预计到明年年底完成市级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建设。按照规划,到2025年,将计划建成北京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打造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四类数字化应用场景和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数字乡村示范乡镇,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北京市智慧农业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23%提高到67.5%,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

  辽宁:成立种猪育种

  技术创新联盟

  辽宁种猪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辽宁省猪育种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沈阳召开。该联盟以国家产业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机制,围绕种猪育种及现代绿色标准化养殖技术领域面临的瓶颈问题,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有效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种猪育种效率和高标准养殖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猪现代化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疆:建成84个粮食

  产后服务中心

  新疆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目前,在65个县(市)建设的8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全部竣工并完成验收,实现全区产粮大县全覆盖。据悉新疆将依托已建成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新疆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积极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销售质量,带动种粮农民增收。新疆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辐射区域耕地面积2310万亩,服务覆盖率34.5%,基本满足了主产区粮食产后清理、干燥等服务需要。

  海南三亚:正在建设

  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据悉,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农田工程建设,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平台,推进水稻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项目建成后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能力将达4万份,年鉴定评价1000份以上,年共享利用3000人次以上,能够满足今后30年野生稻种质资源保存的需求。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汇集全国约1.1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述
   第A03版:科技
   第A04版:直击
   第A05版:案例
   第A06版:政策
   第A07版:科普
   第A08版:视界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言论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浦东
   第B08版:养殖
四川:解码裸燕麦“中国芯”的里程碑式突破
地方案例
云南弥勒:水清岸绿重塑美丽甸溪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各地B04地方案例 2022-08-16 2 2022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