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新主体·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不仅为乡村民宿提质升级提供了遵循,也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这几年,乡村民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相比提供标准服务的酒店,民宿不仅装修更有特色、餐饮更加地道,还更贴近农村生活、方便感受当地文化。尤其是当前,短途游、周边游替代了长途旅游,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迅速升温,给乡村民宿带来新机遇。根据途家民宿发布的数据,7月首周平台民宿预订量已达到6月全月的60%,暑期民宿预订量迅速增长。其中,亲子游订单占比近七成。不少民宿推出研学体验等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民宿+”活动,吸引了家庭游客。

  从产业角度看,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如何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场景,是乡村旅游的一个发展难题。乡村民宿无疑是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的最好途径。各地实践也充分表明,发展乡村民宿,让更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家门口就业,也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当然,从供给上看,眼下民宿行业存在一定结构性问题,局部地区供给过剩和高质量供给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在一些民宿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乡村民宿同质化严重,服务水平不高;而在有些资源禀赋较好、乡村民宿需求旺盛的地区,却受基础设施配套、旅游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制约,民宿没有得到较好发展。

  及时化解这些难题,做好品质文章,对于乡村民宿未来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意见》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举措。比如,在加强产品建设方面,提出“尊重历史文化风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文物建筑等资源突出乡村民宿特色,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乡村民宿产品建设”;在完善规划布局方面,提出“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各地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这些举措既有利于鼓励乡村民宿发展得更有特色,也可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同质化发展。

  当前,旅游市场中的乡村民宿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和升级,未来还有不小空间和潜力。品质化、多元化的民宿,符合旅游消费升级的大方向,契合了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民俗风情的渴求,有望成为大众深度休闲的重要载体。乡村民宿要加强产业融合、突出文化特色、提升服务水平,可以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的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也能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王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动态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县城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上)
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巧用闲置宅基地,助力产业大发展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解读B05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2022-08-09 2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