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浦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老师用精湛笔墨现场教授,学生们聚精会神观摩学习~~~
老师用精湛笔墨现场教授,学生们聚精会神观摩学习~~~
老师用精湛笔墨现场教授,学生们聚精会神观摩学习~~~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师用精湛笔墨现场教授,学生们聚精会神观摩学习
浦东川沙“鸿石堂”开展国画艺术笔会
  □记者 康晓芳

  浦东的夏末,景色美丽。8月23日,“鸿石堂” 国画艺术笔会在川沙徐鸿杰老师的画室举办。笔会探讨牡丹和山水画法。

  徐鸿杰老师讲解,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被称为山水画。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山水画主要代表有:青绿山水画、浅绛山水画和金碧山水画。中国画的笔墨的含义,已不是简单的技法问题,而是中国画的代名词。在中国画的笔墨观中,渗透了中国画的精神。中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墨法,就是利用水的作用,产生了浓、淡、干、湿、深、浅不同的变化。中国画的书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中国画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讲到牡丹画法技巧时,徐老师讲解了构图、用笔外,还介绍了花卉画中常用石头、草丛等来点缀画面,或者用来丰富画面层次等。学生们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徐鸿杰老师耐心修改。

  “这样的笔会让大家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切磋,使自己收获很大。”学员们纷纷表示,笔会注重切磋绘画技巧和交流,让学员们在互相学习中提高绘画水平。同时还可以学到许多传统文化知识,以画会友,非常值得。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鸿石堂’将继续努力,担当起传帮带、向社会输出人才的责任,为习总书记提出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而作出应有的贡献。”徐鸿杰老师在采访中表示。笔会上,学员们在现场还兴致勃勃地观摩老师作画。(见上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人物
   第A05版:关注
   第A06版:动态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专题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政策
浦东川沙“鸿石堂”开展国画艺术笔会
浦东“曹路娃”传承沪剧文化捧得最佳集体奖
倾心笔耕六十载 辛勤耕耘新闻园
东方城乡报浦东A07浦东川沙“鸿石堂”开展国画艺术笔会 2019-08-27 2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