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保工作。2013年以来,全省坚持以“五水共治”等为重点,打造美丽浙江,积极对接、主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2016年印发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8年)》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生态屏障共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近日出台的《浙江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省长江经济带新增污染源要得到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削减,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为全省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

  据统计,浙江省财政7年内要投入600亿元用于治水,2014年以来,省财政已累计投入330多亿元,各地“三公”经费削减30%以上全部用于治水。

  浙江除了太湖,还有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相连。为此,浙江严格落实《杭州市京杭运河“河长制”工作方案》。

  今年以来,省、市级河长就全面剿灭劣Ⅴ类水工作牵头召开运河水环境治理河长工作会议两次,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商共议的良好治水模式。近三年,共整治运河杭州段流域范围内黑臭河44条,总长达88.9公里。

  浙江省环保厅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1~6月,京杭运河(杭州段)各省控断面和交接断面水质状况良好。

  污染治理与转型升级结合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浙江把污染治理和转型升级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环保倒逼,加快去污染产能。

  据了解,浙江省完成了“十二五”铅蓄电池、电镀、印染、制革、造纸、化工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共关停淘汰企业2250家,搬迁或原地提升3490家;开展22个特色小行业整治,完成整治企业近万家。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转变,Ⅳ类及以上水体比重提升到93.2%,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从不合格转为连续3年优秀,成效非常明显。湖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姚玉鑫表示:“保护水质,首先要从源头控制。治和控要兼顾,严守生态红线,指导招商选资,不符合的项目坚决抵制。仅2016年,湖州市就拒绝项目28个。” 

  加重生态考核淡化GDP

  早在2003年,湖州就提出“绿色GDP”的概念。湖州各区县、杭州淳安、衢州开化、温州文成和泰顺、丽水各区县……随着这个名单的不断拉长,显示着浙江各地对于GDP认知的与日俱进。对丽水、衢州两市和淳安等26县不再考核GDP,强化生态保护责任,树立绿色发展导向。

  在浙江,GDP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已经相当淡化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指标,GDP依然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淡化考核的目的,在于纠偏过往错误的导向。让各地能够真正地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因地制宜,构建适合当地的、科学的政绩评估体系。

  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2015年底,26个原欠发达县集体“摘帽”,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现象全面消除。查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品牌
   第B08版:国际
加大食品农兽药残留治理
超短
09·11 农业部组织开展全国农药大检查
09·10 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在南京召开
09·09 农业部财务管理信息平台正式上线
09·08 新农合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9省份
浙江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东方城乡报信息B02浙江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2017-09-12 2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