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金山区朱泾镇有关领导为大茫村“暖心娘家”外来媳妇联谊会成立揭牌,并为大茫村外来媳妇“温馨姐妹创业园”和“学习教育示范点”进行授牌。同时,大茫村优秀党员代表和外来媳妇困难家庭开展了帮困结对活动。
如今,在大茫村共有来自安徽、江苏、广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外来媳妇157人。为了让外来媳妇更好地“入乡随俗”,融入大茫,大茫村专门成立的“暖心娘家人”外来媳妇联谊会,为外来媳妇搭建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平台,并在创业就业、家庭生活、法律维权等方面,为她们提供教育帮助。
去年,大茫村获得了多项较有含金量的荣誉:一是通过了“全国文明村”复查验收;二是获评“中国特色村庄”;三是跻身全国第二批建设宜居村庄示范行列,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怀支持,也凝聚着全村3400多村民的团结奋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中,自觉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生态文化、群众文化、道德文化、科技文化渗透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
——群众文化为“美丽乡村”立本。群众文化不仅是唱歌跳舞,而且是读书思考;不仅是普通村民的业余生活,而且是村级文化的重要基石。村两委班子对群众文化一直较为重视,发动群众成立了秧歌、舞蹈等文化团队,广场舞甚至把兄弟村的村民吸引了过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每年举办为期6个月的农民科技读书节,读书征文、演讲、读书联展、卫生讲座等系列活动每年都有3000多人次参加,开阔了村民视野,提升了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
——道德文化为“美丽乡村”立规。2012年以来,该村以“播种农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主题,实施村民素质轮训工程,安排人员到各个生产组开展宣讲培训,至今已经进行了四轮。特别是群众给群众上课、身边人讲身边事和“学在农家、富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文明道德实践、“八佳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树立了许多百姓身边的鲜活典型,“训”出了好村风、好民风。
——生态文化为“美丽乡村”立景。村庄建设不是临时任务,而是一项持久性工作;村庄规划不是摊大饼、铺摊子,而是拥有内在魂魄的系统工程。为此,该村注重发挥文化在“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2013年在90多亩水稻示范田,用彩绘稻播种了大茫村“全国文明村”的生态画卷。村民们茶余饭后常结伴到中心路纳凉,为此,专门设置了文化长廊,反映廉政、禁毒、防灾减灾、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的26块展板成了文化风景。村民墙壁也充分利用起来,坚持艺术性与思想性相融合,绘上美丽的墙画,努力做到“处处有风景、人人受教育”。该村还投资280万元,对村里的“四纵四横”道路种植紫薇花、桂花树等20多种花木,达到“四季有花开”。
——科技文化为“美丽乡村”立业。村两委班子成员认识到,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自觉学习农业种植、市场营销知识等实用科技,主动提升村民的科技素养。村里为村民营造相信科技、崇尚科技的氛围,搭建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平台,每年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精选输送村民参加镇、区级科技培训。同时,注重了解村民科技需求,帮助邀请镇、区甚至市里专家到村里或重点基地讲课指导。如扶持外来媳妇刘菊自主创业,开办了30多人的服装加工厂,现已发展到300多人的规模。
村总支书记、主任钟孝铭说,为把大茫村打造成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明星村,该村将努力做好“村容村貌景观化、阵地团队升级化、立业创业品牌化”三篇文章。一是注重挖掘梳理本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景观带。如进一步挖掘花灯文化,开展花灯文化进宅基、进家庭活动。二是持续加强文化队伍和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大茫村群众文化再上新台阶。成立“外来媳妇”心连心俱乐部,组织成立合唱队、舞蹈组、说唱组、器乐组以及花灯等特色民俗文化表演队,加强团队培训,助推村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三园建设。三是深化村民素质轮训工程,为打造大茫村“自然生态的乐园,村民共治自治的家园、创业发展的乐园”提供精神动力,树立和坚守诚信为本、科技兴业、本分安业的就业、创业观,引导村民持续弘扬爱村如家、守望相助的大茫人情怀。